第404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331 字 2个月前

伊老板打了几通电话后,便开着自己的一辆面包车,将朱子顺,小孙带到了他赞不绝口的“苗寨苗家菜大酒楼”。

从外观看这家“苗寨酒楼”的确富有苗乡特色。怀化城市道路都是依山而建,面包车开到一处山坡上,一栋仿佛“吊脚楼”的苗寨建筑便映入了人们眼帘。

下车处,恰好便是由粗壮竹木搭起的台阶,台阶两边身穿苗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手捧青花大碗,哼哼呀呀唱着苗寨迎客曲。

“我来怀化几次了,伊老板可都没带我到这儿来。”小孙见到此景很兴奋,悄声对朱子顺说。

进到“寨门”里,一位长相英俊的苗寨后生,举起牛角号吹了三声,对楼上高喊了一句拖腔拉调的苗语。

这家酒楼像是一个戏台,听到牛角号声,楼上随即跑下来六位俊俏的年轻姑娘;虽然也是满身银饰,滴里当啷,但与门口深色系迎宾姑娘不同,这些女孩的衣饰更鲜艳,靓丽。

两人一组,一左一右不由分说,搀扶着朱子顺,小孙,伊老板,个个露着黄黄的牙齿,含笑将他们一一带到“吊脚楼”顶层。

怀化的地理位置处在湘贵交界处,气候比火炉长沙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避暑圣地。尤其是是坐在“吊脚楼”最高处,四处没有门窗遮挡,山风习习,让人既惬意又爽快。

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走到伊老板跟前,两个人用闽南话交流了一番。这位老板随后朝朱子顺打了声招呼,说:“朱总远道而来,到我这儿有啥需要别客气哦。”

“他是酒楼老板?”那位老板退下后,朱子顺问伊老板。

“是,也是我们福建老乡。”伊老板说“这家酒楼过去是由一个当地人苗家人开的,又破又小。我这老乡后来看中了,高价给盘了下来,现在的生意是全怀化最火的酒楼。你瞧瞧,一个福建人搞得‘苗寨酒楼’,这民族特色比他们苗族人还地道。”

“你们福建人都长着生意脑瓜子,一个大汉民族的老板,摇身一变成了苗乡寨主。”朱子顺呵呵一乐。

这让朱子顺不禁想起了一段云南往事。

当年,朱子顺和曲雅刚结婚,利用曲雅放暑假,去云南补了一次新婚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