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顺连声谢过池副总,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
夏季的绿山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季节。往家回的路上,朱子顺能感觉到,过去少见的外地游客,甚至衣着不是那么光鲜的俄罗斯人,在绿山大街小巷明显多了起来。
曾经辉煌一时的“绿山衬衫厂”,摘下了工厂的招牌,改头换面变成了俄罗斯风情街。
绿山这座城市曾经以产业齐全为傲。如今,工厂正一家接一家的转型“升级”,集中到第三产业中来,依照新市长恢弘前瞻性规划,绿山将被打造成旅游,休闲,浪漫之都。
妻子曲雅昨晚跟朱子顺提及,岳父有意投资站前购物广场的事情,他还孜孜在念;朱子顺离开池副总家,特意绕路,坐了几站公交在“站前”下了车。
朱子顺印象中,火车站站前这片广场,过去是几路公交换乘总站。眼下四周被广告围挡团团遮住,因为是地下施工,倒是见不到塔吊林立,尘土飞扬的场景。
马路一侧有一栋临时建筑,门口路旁进进出出的人流不断。上面一块牌匾上写着“绿山站前购物广场招商处。”
入口处两个保安在维持秩序,招商处内部空间有限,但来咨询的人又络绎不绝,保安干脆实施了限行,出来几个人,再放进去几位。
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保安,朱子顺看着觉得眼熟;细端量一番他猛然想起,这个中年汉子是母亲教过的学生,每年春节,都会到家中给曾经的老师拜年。
“大哥,您怎么跑这儿来了?”朱子顺记得母亲的这个学生,还曾是妈妈的骄傲,他在绿山机床厂是一名响当当的技师,有一年参加过全国行业技能比赛,还得过金奖。
“朱子!”母亲的学生也认出了朱子顺,抹了一抹脸上的汗水说“工厂黄摊子了,找不到老本行的工作,只能来这站大岗了。怎么?你也要投资商铺?”
“过来看看,听宣传可挺邪乎的,也不知道到底有谱没谱?”朱子顺贴近母亲学生的耳朵问道。
“估计现在想订也订不到了。”母亲学生说“一开盘就被抢的差不多了,现在剩的不多的商铺,都是位置最差的,但也没几个了。你看这人还是乌央乌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