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等了半天,一家人才好不容易拦了一辆出租车,坐了上去。朱子顺嘟囔了一句。
“这检查团也不知道要检查几天。”的哥转头对朱子顺说“我这两天让他们折腾的,出车一天连份钱都挣不够。这叫什么事儿!”
“政府都是为百姓好,要理解。”父亲从来都是正面看待这些事情。
车在天津街路口停下,虽然不是节假日,逛街,采购的人流依然乌央乌央的。
这条绿山市百年商业街,并不长,不过两三千米;但汇集的买卖家从开街起,便各有特色。电影院,照相馆,百货公司,风味餐厅,书店,就连南货食品店,妇女儿童商场这类今天看来,精确定位不同消费群体的商家,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繁华,热闹从没离开过这块绿山的风水宝地。
“听说市里要改造天津街。”曲雅说“到时候这些小门脸都得拆掉,改成高档大百货公司,据说老外都要来投资呢。”
“是,外地大城市都在建步行街,咱绿山也不能落后了。”朱子顺附和道。
“就是不知道改造后会变成什么样?”母亲两眼扫视着街边“这些老字号可有年头了,拆了怪可惜的。”
“您瞧吧,过几年咱也不用再羡慕香港了,绿山没准儿比它还繁华。高楼大厦满大街都是。”朱子顺对未来期待满满。
“绿山就是绿山,干嘛和香港,臭港比。”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就像人似得都长一个模样,那这个世界还有人样了?”
一家人一路聊着,来到了绿山摄影社。朱子顺开好票后,正准备进到摄影棚,大女儿扯着大嗓门“哇”的哭了起来。
“孩子饿了,让曲雅找个地喂奶吧。”母亲四处踅摸,想给曲雅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就这儿吧。”曲雅蹲在摄影棚暗处,抱着朱珠,麻利的掀起衣服,给大女儿供应起了吃食。
全家福和朱珠单独的照相过程很顺利。孩子吃饱喝足,不哭不闹只是对刺眼的灯光,不大适应;表情看起来有几分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