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歇着吧,说话就得了。”父亲瞅了一眼儿子,指着炸好的黄花鱼说道“先别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待会儿多吃点。”
朱子顺随母亲,曲雅坐到沙发上,母亲将沏好的茶水端给儿子,说:“这会儿喝正合适。”
“饿了吧?待会儿多吃点儿。”曲雅问道“这黄花鱼是爸和妈,一早去早市买的,今天价格最贵,他们就是图新鲜。”
“咱们家今年年货都得自己掏钱买。”朱子顺苦笑着说“意大利公司吊毛没有,说是西方企业没这讲究,真是能装孙子。”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校长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偷摸给教师每人发了一桶豆油,老师们乐坏了。”曲雅眉飞色舞地告诉朱子顺。
在“华丽人造毛皮公司”时,到了年节还有福利发给员工,弗兰西斯林和蓝小姐属于铁公鸡一毛不拔,“佐拉”的员工也习惯了。
朱子顺从口袋里把剩下的3000块钱“客情费”掏出来,交到母亲手里,说:“这是老板给的过节费,您拿着买点什么。”
母亲把钱转交到曲雅手里,说:“我和你爸退休金够生活的了,你们将来用钱的地方可多了去。让你媳妇攒着。”
“收拾桌子,开饭了。”厨房忙活的父亲喊了一嗓子。
每到春节期间,锅炉房工人都会收到住户奉献的红包,有了这点儿“意思”,工人把暖气比平常烧得要热许多;朱子顺把毛衣脱下来,只穿了一件衬衣说:“还是北方冬天好过。”
“哪儿也不如家里好”母亲和曲雅几乎异口同声说道。
外面,不少性急的孩子们已经放起了鞭炮,浓浓的硝烟味从屋外飘进室内,交织着桌上的年夜饭香。
一年新春又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