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247 字 2个月前

“不急,等月初正式住进来再说。”朱子顺没告诉郝爱国实情,他根本不会做饭,烧菜,最拿手的厨艺不过两样,蛋炒饭,能把一扎挂面煮熟了就算不错。

“南京气温高的时候多,你们办事处应该买个冰箱,要不然肉蛋容易坏掉的。”郝爱国指着厨房的一角说。

到南京也有一周多的时间了,朱子顺还没有踏进过任何一家商场的大门,围绕着自己的市场开发做些前期工作。筹建这个办事处,让他尝到了以前从没尝到过的滋味。

繁,杂,劳神,劳力。这还得亏有郝爱国在身边不时帮扶着,设立办事处等于安一个新家,让他这样一个从未操心过“家事”的大小伙子,苦不堪言。

更何况从公司预支的筹建资金,用起来才知道少得可怜;甭说郝爱国提到的冰箱,昨晚在旅馆里,朱子顺将剩余的现金数了数后发现,接下来还要买的办公用品,锅碗瓢盆都已经十分紧张,需精打细算了。

冰箱这样的高档电器,即使买一二手旧货,目前根本拿不出余款去添置。

“不知其他公司的办事处,是不是也像‘佐拉’这样,每一分钱都算到骨子里”在朱子顺印象里,外企的办事处不是在大酒店,便是在玻璃幕墙,落地窗中的写字楼里。

考究的办公环境,男士西装革履,女士制服短裙,高跟鞋;工位上绿植相伴,飘着香气的咖啡味道弥散在办公区。

再看看眼前,设在这栋筒子楼里的“意大利‘佐拉’公司办事处”,不是批发市场的旧货,就是图便宜买回来的折扣商品;若不是朱子顺一手操办,换别人说起,他都未必信。

“冰箱是要买一个,等我下回从公司回来再说。”朱子顺只好这样敷衍郝爱国。

办事处初步有了模样,来南京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招兵买马”。朱子顺给“扬子晚报广告部”打去了电话,说了自己的要求后,接电话的广告部小业务员马上答应到旅馆来见他。

小业务很年轻,不过二十出头。一见到朱子顺,便向他吹嘘自家的报纸在南京是发行量最高的,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中学生都是他们的读者群;发行的范围不仅局限在南京市区,安徽的马鞍山,江苏周边都能幅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