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家丁对子产说:‘我已经把那条鱼放入了池塘中,大人您猜怎么着?’大鱼方入水池,便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过半晌连鱼肚都侧翻了过来。
我以为它活不了,刚想捞出来,但没过多久,那条鱼就缓过起来,甩着尾巴,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深水中去吗,却是难寻见了。”
“本以为子产听后会不高兴,怎料他却是笑着对对家丁说:‘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如鱼得水了,它寻见了合适它的去处,也是好兆头。’”
“家丁见谎话得逞,私下里十分得意地与旁人说:‘都说子产睿智过人,但要我说,是有些言过其实了。那大鱼都被我煮着吃了,他还以为大鱼正在深池里欢腾着。嘴上还一个劲的说,它找到了合适的去处。莫不成这合适的去处,竟是我的腹中吗?’”
话至此,宋昭合上了话本,便意味着这则故事已经讲完了。
若馨咂咂嘴,一双大眼睛快速眨动着,若有所思地说:
“可是鱼在水里面,本来就会往深处游去呀。母妃说那个贤相家中养了一池塘的鱼,要是有一条找不见了,也是很合理的事。”
宋昭笑,“是了,是很合理,所以家丁的谎话,才没有被子产所看破。若馨听了这故事,可明白了什么道理吗?”
若馨抿着小嘴巴沉思了半晌,有些懵懂地摇了摇头。
宋昭便道:“聪明的人,难以被不合情理的谎言所蒙蔽。但若是这谎话说得合乎情理,且有理有据。那么即便是再聪明的人,被蒙蔽、被欺骗,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