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达成同盟,共饮长江水

拓跋柔望着萧瑾言那笃定而神秘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位大宋的护军,绝非池中之物,其背后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布局与力量。但口说无凭,仅凭一番言辞,确实难以让她全然信服。

“萧护军,你的话,听起来太过宏大,太过诱人。但我拓跋柔,并非轻信之人。除非亲眼所见,否则,我仍难以将国家的命运,轻易托付于一个未知的承诺。”

萧瑾言想了想,说道:“公主,你怎么才能相信我?”

拓跋柔发间珠翠摇曳,眉眼间既有皇家的高贵,又不乏少女的灵动与聪慧。

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团扇,思绪万千,终是缓缓开口,道:“萧护军,要不然这样,你作一首诗,把你的承诺都写进诗里。我会将这首诗公之于众,让它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你我之间誓约的见证。”

萧瑾言闻言,目光微闪,似乎对公主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感到意外,却又暗自欣赏其独特与大胆。他轻轻一笑,问道:“公主,这是为何?如此大张旗鼓,似乎与我等私下的约定不甚相符。”

拓跋柔轻轻抬起眼帘,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柔声却坚定地说:“萧护军,这世间人心难测,未来更是变数重重。我将你的承诺公之于众,是为了让天下人成为你我誓言的见证者。一旦将来你有所食言,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背叛,更将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让世人皆知,即便是英雄如你,亦难逃承诺之重。”

萧瑾言闻言,心中不禁对这位公主的深谋远虑和细腻心思暗暗赞叹。他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公主果然心思细腻,此计妙极。只是这作诗于我而言,虽是信手拈来之事,但要将对你的一腔深情与承诺,巧妙融入字里行间,使之既不失风雅,又能深刻传达,却也并非易事。”

拓跋柔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眼中既有期待也有挑战:“我自然知晓萧护军擅长作诗,文采飞扬,名扬四海。但正因如此,我才更期待你的这次创作。不仅要写出你的承诺,更要让这诗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千古。让你的每一个字,都成为对我深情的烙印,让天下人见证,何为情深似海,何为承诺如山。”

萧瑾言想了想,说道:“好,公主,那我试一试,不知道公主有时间限制吗?”

“萧瑾言,你说好试一试的,”拓跋柔的声音宛如溪水潺潺,清澈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逗,她的眼眸闪烁着期待与玩味,“不过,这次我可没有给你设下时间枷锁。但记住,越早作出那首诗,你就能越早得到我,成为最幸福的男人。”

言罢,她轻轻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最绚烂的花朵,既温暖又带着一丝不易捕捉的狡黠。

萧瑾言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望着拓跋柔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明眸,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满园春色都吸入胸膛,为自己增添几分灵感与勇气。

“好,公主殿下,请容我细细思量,定不负所望。”

萧瑾言缓缓踱步,时而驻足凝视远方,时而低头沉思,他的脑海中如同万花筒般闪过无数诗词歌赋,试图从中捕捉到那一抹能够触动公主心扉的灵光。

而拓跋柔,就那样静静地站立一旁,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既不催促也不打扰,只是用她那深邃的目光默默鼓励着萧瑾言。

萧瑾言衣袂飘飘,目光深邃,轻声吟道:“我住长江南,君住长江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抹坚毅与温柔交织的神色。他继续吟咏:“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拓跋柔手中轻摇着扇子,看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身影。她听愣了,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这诗句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让她感受到了那种既温柔又豪迈的相思之情。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拓跋柔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诗,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萧瑾言那挺拔的身影与长江的波涛融为一体,既有相思的柔情蜜意,又有饮马长江的英雄豪气。她不禁感叹:好诗啊!这首诗绝了!既有相思柔情,又有饮马长江的英雄豪气。萧瑾言,你真是既有才情又是英雄!

萧瑾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中满是温柔与自信。他轻轻扬起手,对拓跋柔说道:“公主,我这诗作的如何?”

拓跋柔轻轻放下扇子,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声音坚定而温柔:“好!实在是太好了!我很满意。”

萧瑾言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更加坚定:“那公主的身子……”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试探着拓跋柔的反应。

拓跋柔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抹红晕,她微微低下头,声音如同蚊子般细小:“萧护军,你……你莫要如此轻浮。”

然而,她的眼中却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与羞涩。

萧瑾言眼中闪烁着复杂难辨的光芒,他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地望向对面的拓跋柔,声音低沉而坚定:“听这意思,公主似乎有意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