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兴业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大侄子,你在县委办最不愿管的是哪个科室?”
王畅脱口而出:“行管科,还有秘书科。”
“行管科的食堂和车队,每天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费力不讨好。”
“尤其是食堂,众口难调,总是一大堆的意见,我看那里谁也管不好。”
“秘书科都是写材料的活,动不动就是加班整大材料。那些笔杆子们一个比一个牛逼,这您也是知道的。”
这些情况孔兴业当然了解,他还知道王畅之所以不愿管秘书科,是因为他的文字能力,在县委办只能说是一般。
别说县里的笔杆子许怀山,就连秘书科的那几个秀才,也大多不服气他。
这是他的一个硬伤,也是王京生建议提拔他时,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
显然这不是孔兴业要表达的重点。
因为那个韶宏伟的文字能力,在座的人也是知道的。
曾经做了三年韩书记的秘书,对文字能力要求较高的韩书记都认可的人,你让他去管秘书科,那不正是如鱼得水吗。
王京生已经大概明白了孔兴业的意思,就开口道:“秘书科就算了。你把行管科交给他,让他去管食堂、车队和后勤。”
“然后,再鼓动一些人,多给他提意见,多投诉,把事情闹腾起来。”
王畅明白了:“孔书记这招好,我明天一上班就跟他说。”
孔兴业拦住道:“你怎么和他说?”
王畅看着孔兴业,小心试探道:“我就安排他负责后勤这块,怎么样?”
孔兴业摇摇头:“你那样说,韶宏伟会认为你在故意刁难他,不想让他插手县委办的其他工作。”
“他如果拒绝就不好办了。搞不好再惊动鲁向阳,给你俩做硬性分工,就麻烦了。”
王京生也道:“孔书记说的对,要是硬让他去管,容易引起他的警觉,得讲究点策略。”
王畅不会了,但又不敢乱说话,只好将求助的眼神看向孔兴业。
孔兴业抓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吧嗒”扔进嘴里,咀嚼了一会儿,咽下。
这才拿腔拿调地说道:
“大侄子,对付韶宏伟这样的雏儿,你得抓住他性格的弱点。”
“就像赵本山那个小品《卖拐》一样,让他自己去找拐,最后连他的自行车都得给你。”
“这样才叫称得上是个办法。”
王畅蹙着眉头,还是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