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胡古道在云仙城保卫战后,便破碎虚空,飞升而去。
还有人说,胡古道像当年独孤行那在,所谓看破红尘,决心出世而不入,过着自己认为最真实且最欢喜的生活。
可惜……
人们在钦慕这位传说中一代大侠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怅然若失,江湖中,再也听不到那曲据说动人心弦,令闻听流连忘返的那首《江湖行》了。
饶是如此,仍有很多江湖游侠、年轻一辈专门前往西湖剑阁,或拜师学艺,或带艺入门,剑阁七子也不客套,全盘接收。只是几年后,剑阁由于太过壮大,内部发生争斗,由原先七位胡古道亲传弟子带头,生生将西湖剑阁分裂成七处。
最弱小一脉势力,也有弟子亲传百十人。
剑阁分裂闹到最后,成了江南一地不容小觑的江湖争斗。
刘宋王朝虽以病入膏肓,强弩之末。仍有余力去镇压地方势力。
也由于原剑阁七子内部斗争不断,终于自相残杀,酿成大祸。
胡古道远居华山剑庐,对于昔年自己的七位亲传弟子如今所犯下的种种滔天大罪,只是冷眼旁观盛衰兴亡。
纵是剑阁已入万劫不复之地,仍不下山,仿佛这一切乃至他一手操办起的剑阁基业,与他全无干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那时,江辰才真正明白了,自从云仙城保卫战后,胡古道心性已如磐石。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胡古道亦如是——一念成圣!
江辰来剑门,是胡古道始料未及的事。
更令他感到诧异的,是江辰言行举止以及穿衣风格,与几年前见到他时截然不同。
仿佛眼前人只是与江辰极为相似,但不论内在还是言谈都完全是两个人。
胡古道自然察觉到了这一点,只是他已经不在意了。
索性将江辰带入剑庐一座凉亭中。
自从华山剑庐封门后,很多山下人上山只是参观华山风景,至于想要找寻当初被江湖誉为“四大剑宗”之一的“华山剑庐”入口却异常艰难。
如同寻找世外桃源。
当初隐士陶渊明梦中所谓“桃花源”,引经据典,流传后世。世人寻找不觅,说的未尝就不是那华山剑庐的入口所在地。
二人下了一盘棋,江辰作为新手,棋力不高,却勉强自成章法。开局还游刃有余,越接近中盘就越艰难,最后到了无棋可下的地步。反观胡古道,从始至终都游刃有余,操作自如。面对江辰,几乎都不用他去计算每一步的运棋位置与后三步、后十步的落子方位。甚至,江辰下到中盘往后,胡古道便已知江辰接下去的每一步要放到哪里于是,千秋居士便更加悠闲,甚至有很多时候,江辰都隐隐觉得,自己早已输棋,只是因为胡古道控盘控局,明明可以轻易取胜,却就是不让江辰认输,每一步落子都势必让江辰认为还有棋可下。江辰心知肚明,千秋居士是一个人呆在山上,憋的苦闷了,难得有人上山与他解闷,虽说在某种程度上讲,此时江辰非江辰,胡古道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他不愿意去承认罢了。
就连这次江辰为何上山,难道仅是单纯来看他的这一些事。胡古道都懒得去问。
只是,江辰终究年轻气盛,不如老辣千秋居士沉稳,最终到了无棋可下的地步,便索性弃盘不玩了,与千秋居士相对而坐,喝完一旁茶盏中的茶水,静静看着面前仅是几年未见,容貌便如苍老了几十岁的昔日剑仙。
胡古道也不在拿他寻乐,一枚棋子扣在手中,凝滞不动,低头看棋盘,似乎在帮着江辰寻找能够让他继续下棋的理由。
最后只能无奈摇头略微有些怅然若失。将棋子扔进棋蒌中,恢复些许往日神采不忘调侃道“太臭了!”
江辰脸一红,难得脸红。轻轻呸了一声,脸色一凝,再次严肃起来,郑重道“晚辈“鬼圣”,拜见居士。”
胡古道缓缓道“江辰还好?与丁丫头什么时候完婚?”
江辰道“已经完婚了,简单的操办婚礼,没告诉师门,琪儿说她的事应该由她自己决定,索性到目前为止,连风雨阁那边都不知道消息。”
“冯思雨早知你二人互生爱意,若将这消息告诉风雨阁,想必也不会去阻止。剑宫和风雨阁本就是近年来江湖中两大后起之秀。十足可观。”
江辰沉默,胡古道点出重点,看事情角度犀利刁钻。
胡古道抬起头,打量着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紫袍青年,缓缓道“好了,接下来说一说你的身份。”一挥手,凉亭石桌上的棋盘棋子全部消失,一柄三尺精致玉笛放在桌上,笛子正面对着江辰,警惕作态,一柄细小剑光在笛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