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凡是将白银存到皇家银行者,享受3%的年利率。

三、雅兰堂只收银钞。

为何不直接一条规定说,顺天府所有交易必须用银钞?

这一道一刀切的强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引发混乱,这样顺天府所有人一齐跑到银行里兑换银钞,就算工部每日每夜印刷,也来不及,到时候反倒会引起民间对银钞的使用信心。

办事不要急,总有解决方案。

把上面三条下发下去,必然会引起不少人来换银钞。

第三天,关于新政的这三条就下发下去了。

果然,第一天有一些人跑到银行去兑换银钞了,这一类人是打算去雅兰堂买东西的。

不过相对于整个顺天府来说,毕竟是少数,也就只有几百人来兑换了。

但是,崇祯派了一批人下去专门宣传年利率的概念。

两天之后,就在京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所谓年利率3%,是指你有10000两白银存在银行一年,一年之后的利息金额=10000*0.03*1=300两。

也就是说,一年之后,你提钱走,可以提10300两走。

这个政策一下子就抓住了许多人的痛点。

什么痛点?

在明朝,一般的商人会把白银存在家里锁起来,或者存在私人钱庄,但必须给私人钱庄管理费。

没错,你存在私人钱庄,还必须给人家管理费。

但现在你如果存在银行来,不但不要你管理费,我还给你钱。

就是这么任性!

这一条政策一宣传出去,在短短的两三天之内,就在京师席卷起一阵风暴。

三天之后,来银行兑换钱的人很明显一下子暴涨起来,还需要排队了。

但是,这中间又出现了小插曲。

什么小插曲?

有酒楼拒收银钞,这就打击了人们去银行换银钞的信心。

这很简单处理,顺天府衙门立刻上门去罚款,罚了老板一千两,狠狠教育了一顿,以后就乖乖开始收银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