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陈子龙心中确实有些不悦,既要见自己,还让自己等了一个月,这人实在奇怪。
“陈公子,我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向陈公子请教一二。”
“官人但说无妨,陈某知无不言。”
“我一个半月前,与北方做生意,赚了些小钱,只是最近生意不好做,赚的钱实在太难运回来了。”
“官人赚了多少?”
“一百二十万两。”
陈子龙微微一怔:“官人真是大手笔,还未请教官人尊姓大名?”
“你且先听我说,这一百二十万两从北方运输下来,着实困难重重,既要防御流民,还要防范贼匪,官人可有好办法?”
陈子龙立刻道:“用银钞啊,我早就说过,可以用银钞,白银做交易,很难搬运,影响非常大,朝廷应该普及银钞。”
崇祯又道:“可是太祖当年就开始用银钞,但奈何后来银钞贬值实属厉害。”
陈子龙又道:“那是因为朝廷印刷无度,银钞关乎商业命脉,岂是朝廷说印刷就印刷的,当今朝廷,应该一边推行银钞,一边建立起银钞监管衙门,银钞过量,其数额超过了事物购买价值,必然贬值,一旦贬值,人人唾弃!”
崇祯大喜,这就是他找陈子龙的原因。
陈子龙这个人,是大明朝为数不多还想着恢复银钞并建立监管机制的人。
崇祯又问道:“陈公子,如果这大明的银钞交给你来做,你会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