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不久的将来,宋应星真的开始种植土豆和红薯了。

宋应星和徐光启很熟,徐光启跟那个叫利马窦老外又关系铁的很,想来这一来二去,土豆和红薯就在宋应星这里开始推广了。

明末最严重的的是什么?

是饥荒!

一切内乱的根源就是饥荒!

人口大爆炸,粮食产量却没有得到提升。

但是历史上的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名落孙山的举人,正在种植土豆和红薯。

只要将这两种作物推广下去,可以救很多人的命!

宋应星其实也在明末的时候,靠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种植过土豆和红薯,但毕竟他的力量实在太单薄,而且被当时的官府忽视了。

他自己也想将土豆和红薯推广出去。

尤其是红薯,生长快,对气候适应性强,而且容易保存。

“魏忠贤!”

“奴婢在!”

“你去将那六千顷的皇家田地安排好,立刻交给宋爱卿。”

“遵旨!”

魏忠贤脑子里开始转,小皇帝如此看好这个宋应星,自己也要从他身上敲一些东西下来,最好是将他发展成自己的人。

上一世在大集团搞发展过业务,搞过各种人事斗争的崇祯,当然清楚魏忠贤脑子里在想什么。

他肯定是想打宋应星的主意。

史书也有记载,魏忠贤事事不行,唯独拉帮结派,阴谋最行。

“宋爱卿,这农务司凡大小之事,你皆可做主,若是有遇到难题,呈报与朕,朕为你做主,你尽管给朕把粮食种出来!”

“臣遵旨!”

随后,崇祯又下了一道圣旨,赐宋应星奉正大夫,从二品官阶,又在京师赐了府邸。

先让宋应星去皇家农田里去种一段时间,等有了更多的种子,就开始在北直隶和陕西一带大力推广。

崇祯推算了一下,现在是冬天,如果就按照自然气候去种植红薯和土豆肯定是来不及的。

还得用温室大棚来种植才行。

据说明朝民间有些地方也使用过温室大棚,只不过没有推广开而已。

想了想,崇祯打算让宋应星迅速接手了皇家农田后,亲自过去一趟。

种粮食这种事,还是要抓紧的,时间不等人啊。

见完宋应星后,徐应元便将东江之事与崇祯汇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