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扩建?给!
陆军部申请经费?给!
海军部申请购买战舰?给!
皇家科学院和工业部联手研究多个科目?给!
移民,赈灾?给!
统统都给。
在金钱这个小魅魔的加持下,帝国内部海晏河清,人人充满希望、充满干劲。
每天~
御前都能收到来自各地、来自军政学民各界的公开颂扬陛下的信件。
……
河南、山东、安徽、直隶都送来了万民伞。
声势浩大。
据说见者落泪,
万民伞启程时是无字的,一路上不断有人按手印,签字,最终密密麻麻,无一处再可下笔。
北方分田计划,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苏、鲁、豫、皖、直隶地区, 9成的家庭已拥有不低于 30亩田。
拥有 50亩地的家庭接近 4成。
想来很合理。
一方面,凭空释放了接近 2000万亩(皇、旗、绅)土地。另一方面,战争和移民让这片土地消失了 3000万人。
此消彼长,
每家 30亩地没有压力。
在缺油水的情况下,人均正常粮食消耗量是 750斤。按照一户五口人计算, 4000斤可以满足需求。
正常情况下,这 5省 30亩地的年收成在 15000斤到 20000斤之间。
刨去田税,还能支配一半的收成,可以卖掉多余粮食换油盐酱醋、棉布铁器。
……
自古以来,入川道路难行。
川蜀虽无争霸之力,却有割据之险。
和珅的亲弟弟和琳与成都驻防将军联手,突然发兵诛杀了顽固的大清忠臣、四川巡抚孙士毅,并斩杀其心腹 300余人。
之后发兵控制四川各要道,遣使向西安和武汉送来了降表。
驻扎在西安的吴军第 1军团抽调 5个步兵营 2个野炮营,在投诚清军的配合下,夹击汉中府,打通了入川路线。
之后,
第 1军团驱使降兵为前锋。
一路所至,城池纷纷开门,鲜有抵抗。
短短一月,除川西高原山区之外,川东平原丘陵皆为吴土。
降兵们巴不得遇上某地抵抗,屠上一两个城池,在现主子面前展现一下忠诚。
可惜,没机会。
信心崩塌,就如这般。
吴军走到哪儿,旗帜就插到哪儿。
各州县的前清官绅、地方豪强纷纷跪地投降,只求破财保命。
……
“陛下旨意。”
“四川主动投诚之官绅,虽有忏悔,然前罪深重。朝廷不得不加以惩治,尔等个人及家族名下之田地、山林、矿山一概没收,宅院店铺浮财可保留。”
“成都驻防八旗及家眷就地缴械,剪辫,允许保留个人财产,于 3日内开拔,乘船顺江而下,至湖北宜昌府报道。整训之后,集体迁徙至南洋殖民地定居开垦。”
“八旗将官,可随本部去南洋定居,亦可携家眷去松江府定居。”
“和琳,只身前往苏州府。”
无人反抗,无人抱怨。
大清亡了,所有人的心气也没了。
流放南洋屯垦的安排,不算坏。好歹,能活着不是。如今的形势,能混个集体活命的机会,已是上上签了。
至于说,
南洋那么大,会在何处定居?众说纷纭。
……
婆罗洲,兰芳。
吴军 4艘战舰开进了坤甸港。
总督内,
王亶望召集十几名兰芳高层在开会。
“诸位,本督召你们前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大清亡了,如今的新皇上是汉人,派军舰来了坤甸。本督不愿生灵涂炭,故而已经答应了易帜。从今往后,兰芳的宗主国就是吴朝,本督就是吴皇任命的兰芳总督。哈哈哈哈哈~”
罗芳伯望着得意洋洋的王亶望,悲愤不能自已。
反问道:
“总督大人,一枪不放,就这么降了?”
“对!”
……
罗芳伯摇头:
“我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就算大清真亡了,海外也有遗忠。”
望着顽固的罗芳伯以及身后众人,王亶望的血压蹭蹭往上跑。
他怎么也没想到遇到个老顽固。
破口大骂:
“你们这帮蠢蛋,想学文天祥?就连本督这样的官宦世家子弟都认命了,你们一群穷哈哈装什么忠臣良将?”
“乾隆皇上殡天了,知道吗?”
“吴朝的舰队已在港口,炮口对准了坤甸,你们现在赶紧改口还来得及。否则的话~”
……
众人黯然。
有人欲言又止,有人怒左右犹豫。
王亶望急了,一把摘下红缨帽扔在地上:
“本督是看在你们每月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上供黄金的份上,才好心好意提醒你们,顺吴者昌,逆吴者亡。吴皇对小民还是不错的,你们别给脸不要脸。”
“就凭兰芳那几条破枪,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