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泸溪陷落,死前誓言

毕竟,打工人要养家啊。

曾涤提前洗劫了一波湖南,有钱粮,拳头还大,大家当然投奔曾家军喽。

……

7日后,

陆军大臣林淮生从衡州顺江而下赶赴常德,部署对湘西的全面围攻。

“游击之风绝不可涨,否则西南诸省会以湘西为榜样,认为湘西行,他们也行。”

“林帅所言极是,广西就想做第二个湘西。”

“哼,既然如此,就以湘西为标靶,打他个血流成河。”

军事会议召开了2个时辰。

之后,战争机器隆隆开动。

没有多路进军,没有奇兵翻山越岭。

而是2万大军沿着老路杀入湘西,水陆并进,以绝对力量攻城略地。

……

按照既定计划,沅陵、泸溪、辰溪、麻阳、凤凰城,挨个攻占。

如果湘西武装据守城镇,就消灭之。

如果避战躲入山中,就断其粮饷,分化围歼。

参谋们一致认为,

若湘西武装选择第一种方案,大妙。

不过,

若是选择第二种方案,也无妨。

西南诸省不少地方势力都在观望湘西战事呢,都想看看吴军离开了平原,是否还能攻势凌厉。

……

贵州镇远城,号称黔东门户。

镇远总兵王生烈就驻扎在此,麾下有绿营兵1万。

此时,

他在衙门里沉吟不语。

老家派人来了,带来了口信。

吴廷的劝降信使登门了,条件很寒酸,保证家族性命和财产安全,允许投身采矿业。

此外,

家族子弟可以去苏州府读书,日后可赐官。

“太公怎么说?”

“太公说,乱世已至,家族利益第一,由大少爷自行决定。”

心腹家人又低声说道:

“张有道捎来了一封书信。”

……

“谁?”

“铜仁张氏,张有道。”

“中了进士,在苏州当知县,后来投了吴廷那个张有道?”

“正是。”

“他在信里说什么?”

“他说吴皇重承诺,重信誉,不嗜杀,乃500年一出的英主。作为铜仁老乡,劝您眼光放长远点。”

“他在那边,现居何职?”

“刚被封为湖南布政使,不日上任。”

“布政使,二品大员,吴皇待他不薄啊。可我王某人戎马一生,难道就此解甲归田?”

家人想了想:

“大少爷,我把张藩台的书信原文复述一遍吧?”

“快快道来。”

……

镇远总兵王生烈和吴军交过手,知晓吴军厉害。

当初,他带2万贵州军东征。

结果,江西一战差点全军覆没,葬送了大批家乡子弟兵。

相比广西陆廷升的野心勃勃,他对吴军的战斗力充满了畏惧。

如果,

吴廷承诺他起义之后,官职不变或者微降。

他现在、立刻、立马宣布起义,杀掉顽固文官,有把握献上铜仁、镇远、思州三府。

凭借私人友谊,

他还有很大把握说服好友,现任威远镇总兵一起反正,然后东西夹击贵阳。

贵州,一夜变色。

……

“大少爷,老爷问,该怎么对待吴廷使者?”

“吃好喝好招待好,待为上宾,即使无事,一天的日常花销不得低于50两。告诉我爹,得再观望观望,家族传承,容不得一丝轻率。”

“是。”

心腹家人刚要离开,却被王生烈伸手拦住。

再次叮嘱:

“务必保密。”

“大少爷放心,王家堡外松内紧,一切从严。凡是可疑人等路过,宁杀错,不放过。”

王生烈走出衙署~

镇远城宁静而秀丽。

感慨好一座西南水城、黔东重镇,却不知能不能避过这场迫在眉睫的战火。

……

“岳父,为什么我们不往北打湖南?却要南下打廉州府?”

“因为,我们怕吴廷误会~”

作为先锋的白健仁目瞪口呆,无法理解这里头的逻辑,只觉荒诞。

沉默半晌,

他又问道:

“打湖南会怎么样?”

“吴廷会误以为我们广西人和湘西曾涤穿一条裤子。”

“那又如何?”

陆廷武叹了一口气:

“吴军会暴怒,然后调集重兵进攻广西,我们扛不住。”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又要打驻扎在廉州府的吴军?”

“为了让吴廷看到我们的战斗力,重视我们,从而开出更高的招降价码。”

……

白健仁痛苦的抓抓头皮,反问道:

“岳父,为何如此复杂?”

陆廷武再次叹气,哀叹:

“这就是正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