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元气大衰不说,连赵武灵王都在沙丘宫内活活饿死,为天下人所笑。
朱元璋和朱标的父子关系再好,毕竟不是一个人啊!
所以,朱元璋早就下定了决心,禅位之后,朝政概不过问。
不管怎么说吧,朱元璋父子二人在坤宁宫内的一番对话,就算把禅位之事,基本议定了。
回去之后,那些公主、驸马们,各位皇子们,开始给亲近的大臣武将进行吹风。
禅位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当然是叫禅位了。
父亲传给儿子,那也叫禅位,这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内禅”。毕竟,当皇帝多好啊!活着的皇帝,立太子的很多。但活着传位给儿子就少之又少了。
……
……
就在朱标回南京之后的第十一日,也就是朱标休息了十天后上早朝的时候,翰林学修撰黄子澄爆了个大新闻。
黄子澄将他的奏章,高声宣读。
在这份奏章里面,黄子澄请大明朝廷,以交趾为例,皇帝朱元璋为太上皇,太子朱标为皇帝。
嗯,在华夏活着的皇帝,传位给儿子的人很少。但是,交趾的太上皇,都快成常例了。
交趾王当然是没资格称皇帝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关系门来这么叫。
一般来讲,交趾皇帝会在活着的时候,传位给太子,以防止旧君去世新君继位,皇位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