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获全胜。
在帖木儿抛石车阵地,被宋晟率军占领的那一刻,帖木儿军败局已定。
战士不如明军——从明军三十五万常备军,集结于撒马尔罕的速度,就显而易见了。
武器不如明军——无论是铁板船,还是板甲、火绳枪,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帖木儿唯一所能仗恃的,就是在他竭力谋划下,取得的地利了。
而要保持这地利的优势,他就必须通过抛石车阵地,控制明军的增援速度。
如果失去了抛石车阵地,阿姆河防线被明军突破,帖木儿兵败阿姆河,就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什么?为什么帖木儿的抛石车阵地不用来集火宋晟的部队,而是打浮桥?
一来,抛石车的精度不高。宋晟的部队又不是站在那里不动,而是和帖木儿军交战。以抛石车的精度,是难辨敌我的。虎毒还不食子呢,帖木儿再残暴,也不能冲着他的精锐部队,以及他的亲儿子下死手吧?
二来,退一万步说,即便帖木儿真的残暴的连自己人和敌人一起灭掉。他麾下的精锐,也确实全是死士构成,甘愿和宋晟的部队同归于尽。但只要浮桥在,明军就可以持续增援啊!到底是明军被抛石车灭的快,还是明军增援的快?那还真不好说。
所以,帖木儿的抛石车阵地,最佳的使用方向,确实是用来对付明军浮桥或者援军的,而不是用来对付宋晟这五千过河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