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军士不愿意背叛张士诚投降明军。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敢对抗明军!
噗通!
噗通!
噗通通!
一万多东吴军,直接跳下了万里桥下的沙盆潭。
最终,大部分被淹死,只有五六百人,通过水路,逃回了平江城,
“宁愿跳进沙盆潭赌命,都不敢和我军拼死。经过今日之战,周军已胆寒矣!”
“敌楼”上观战的徐达,发出了一声轻叹。
朱标也微微点头,道:“当初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何等英雄?几千残兵,破大元百万大军,又是何等威风?想不到富贵之后,意志被消磨到如此地步,真是可叹!可怜啊!”
“张士诚早就难称英雄了!”
蹬蹬蹬~~
说话间,常遇春走了上来,继续道:“张士诚这个下场,在他当初选择投降大元朝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常遇春说得没错,投降元朝,是张士诚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即便抛开反元大义不谈,那也意味着,张士诚被荣华富贵磨灭了志气,为了眼前的安稳生活,做出了妥协。
妥协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有了第二次,就有第三次。
……
经过无数次妥协后,今天张士诚即便不想继续妥协,仓促间也难以激发起斗志。他身旁的众亲信,也无一不是想和他一起妥协,沉醉于富贵温柔乡的人。
当然了,无论在朱元璋还是朱标心目中,纵然千错万错,张士诚都算是有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