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出生之时, 天现异像,拨云见日。朱标出生之后,清净高洁,不染凡尘。

论文才之天赋,朱标小小年纪,即被宋濂誉为“半圣之姿”。

论武略之潜力,朱标被吴国第一大将常遇春赞不绝口。

如此人物,怎么可能不能容人?有如此人物为子,朱元璋又哪里用得着,什么为免除后患,滥杀成性呢?

所以,刘伯温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

既然是刘伯温错了,朱元璋完全有把握反驳刘伯温,又为什么要继续生气呢?

非但不生气,他还刷刷点点,亲笔给刘伯温写了一封信,让孙炎给刘伯温送去。

那封信里,朱元璋不但反驳了刘伯温嫌弃自己出身低微的观点,而且还客客气气的邀请刘伯温到应天来看一看,看一看朱元璋是不是值得辅佐,看一看世子朱标有没有天人之姿。如果刘伯温看了之后,觉得不满意,尽管走人,朱元璋绝不勉强!

……

……

在历史记载中,朱元璋派孙炎请刘伯温出山,不是教授朱标学业,而是辅佐自己。

刘伯温觉得朱元璋出身低微,百般不愿意,送给了孙炎一把宝剑。表面上说,是自己年老体衰,不能为吴国公效力了。现在,将祖传的宝剑赠与孙炎,请孙炎代自己为吴国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