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吃一口青草,打着牛尾,不急不躁的朝稷下走去。
李耳静坐在青牛背上,口里则是缓缓的念着:“道可道,非可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李耳周游列国数十载,心中的道家思想愈发的成熟了起来。
零散杂乱的思想,渐趋构建成一个体系,这便是道家。
李耳骑青牛朝稷下而行,便是为了参与诸子百家论道!
诸子百家论道,自然是要评出哪家为第一,哪家为第二。
这不可避免,大争之世,百家争鸣,思想上的争锋,比之量劫争斗,也不遑多让!
……
鲁国大地。
驰道上。
一名一米九五的中年壮汉,穿着素衣,配着剑鞘,背后跟着数十名弟子,行走着!
驰道上,许多趁火打劫的市江小混混瞧着这一行,心里都是发憷,远远的避开,以免遭了无妄之灾。
中年人虽然十分高壮,但周身却是无半点粗鲁之气。
反而满是儒雅之气。
一行一言,尽是智慧。
不错!
中年人正是孔丘,其身后跟着的数人,便是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等。
孔丘周游列国十年,收下数名弟子,心中的儒家思想也渐趋成熟。
稷下学宫大开,诸子百家尽数赶去稷下论道,孔丘自然不能缺席。
孔丘今日,便带领着数名弟子,赶往稷下,参与论道,奠鼎儒家地位,争一番气运!
……
而此时,另一方。
两名秃头和尚,身穿僧衣,一副苦行僧模样,赤脚而行。
两名秃头和尚,背后浩浩荡荡,皆是佛家弟子。(佛家,跟佛门,佛教,不一样的。)
战火乱世,无数百姓心灵皆是受到极大的创伤,缺乏慰藉,而佛家理论思想擅长蛊惑心灵。
故而,佛家一经问世,便呈现出横扫之势。
地位仅在墨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