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在宋忠的配合下,又选了大概八名工匠。

加起来一共二十四人,可以说是将工部的精英全部打包了。

木匠,瓦匠,铁匠等各类工匠,还有专门研制火器的工匠都被他要走了一个。

为此,赵俊可以说是费尽口舌,话里话外都是拒绝,然而魏武却不为所动。

最后赵俊那个脸色都黑成炭了,甚至都没送魏武出官署。

不过如今皇家科技研究院还没完工,这些人只是先定下来没带走。

至于魏武为什么一定要研制火器的工匠,原因很简单。

现在这个时代,大明的火器也就只有大铁炮还算得上是不错。

单兵火器只有手铳和碗口铳,三眼铳和鸟铳到嘉靖时期才有的。

鸟铳也就是俗称的火绳枪,只不过在魏武看来还是太过落后了。

火器这东西,他准备直接跳过这些过渡款,将燧发枪作为基础项目。

要不是工业条件实在不允许,他恨不得直接从火帽枪开始研究。

注意,这里说的是研究而不是制造,魏武本身是不懂造枪的。

但他知道燧发枪的关键信息,华夏大地从来就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方向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