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蓦地严肃起来:“对!我们要借主席评《水浒》这股强劲的东风,把它搞成一场有声有色的政治运动。”

姚文元:“借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我们要告诉时下受压的革命派要联系实际:批现代投降派。”

张春桥:“我们还要明确地指出:评《水浒》的要害是架空晃盖。同时,还要点明:现代宋江的要害,也是为了架空人民的晃盖。”

江青碎然间又冷静下来:“主席是这个意思吗?他如果不同意,我们岂不弄巧成拙了吗?”

张春桥:“我们也向邓某人学了点见识,借主席的话做自己的文章。文元,把你写给主席的信给江青同志看看。”

姚文元取出一信:“请看!”

江青看罢信件,虔诚地自语:“主席啊,你就写‘同意’两个字就行了!”

毛泽东书房

吴秘书捧读姚文元的来信:“……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需要看,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评论,批判《水浒》研究中的阶级斗争调和论的观点,也是很需要的,对于反修防修,是有积极意义的。”

毛泽东示意暂停,微微地点了点头。

吴秘书:“姚文元同志认为:宋江排斥晃盖是为了投降的需要。”

毛泽东:“一家之言。”

吴秘书:“他还特别说明:希望把主席的批示和他给主席的信‘印发政治局在京的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日报》

(红旗》《光明日报》,以及北京大批判组和上海市委写作组。”

钓鱼台+七号梭

江青十分得意地哼着《杜鹃山》柯湘的唱段:“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踊……”

张春桥和姚文元再次喜气洋洋地走进客厅。

江青停止小声哼唱,兴奋地:“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姚文元:“我以个人的名义给主席送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讨论情况及初步规划各一份,主席阅后批示:‘拟同意他们这样办’。”

江青激动地:“也就是说主席同意我们反攻的计划了?”

张春桥:“准确地说:我们已经办完了‘合法手续’,就等着发起全面的反攻了!”

江青恶狠狠地:“邓小平啊邓小平,我看你和周恩来这些人如何招架?……”

邓小平办公室

胡乔木:“方才,同志们对计委修改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下边,请小平同志作指示!”

在胡乔木的讲话声中摇出十多个不同身份的与会者。

邓小平:“我看了计委报送的这个文件初稿,提出了相当多的问题,证明是需要搞这样一个文件的。毛主席历来主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章程,这个文件就是工业问题的章程。总的精神是加快速度,要搞长远计划,出大政策。乔木同志,你们政研室要派人参加修改。”

胡乔木:“我们政研室已经做出决定:由我主持,于光远和邓立群同志参加。”

邓小平:“同时,你还要亲自协助耀邦同志他们把《科学院汇报提纲》尽快改出来!”

胡乔木:“我已经和耀邦同志约好,共同商定修改方案,由我执笔修订。”

邓小平:“很好!下边,关于发展工业问题,我准备讲七点意见……”

钓鱼台花目

银色的灯光和皎洁的月光同时洒在草坪上。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坐在洋伞下的白色桌旁,听着百转低回的乐曲,十分得意地交谈着。

姚文元拿着几张报纸介绍:“《光明日报》发表了《(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红旗》刊出短评《重视对(水浒)的评论》,梁效、竺方明等都写出了有分量的文章,将陆续在两报一刊上发出。”

张春桥:“上海在洪文同志的领导下也不甘示弱,’《文汇报》公开评点:‘宋江这样做……是想以此排斥晃盖,架空晃盖窃取实权……今天的修正主义者也是这样做的。”

江青:“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一个月前,张天民告了老娘的刁状,搞得我们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个月后呢,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坐在这里清点战果了!”

邓小平家的魔院

两棵似龙的雪松迎风摇曳,像是两把巨大的伞罩盖住了阳光,向庭院洒下了如筛过的亮点。

邓小平、胡乔木相对坐在雪松下的藤椅上,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认真地交谈着。

胡乔木:“我先约耀邦等同志商谈修改方案,后由我执笔完成第四稿,改为《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邓小平:“名字改得好。这个文件很重要,不单管科学,而且还可以适用于文化教育各部门。为此,请耀邦同志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印发有关同志征求意见。”

胡乔木:“是!我已经把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改为(工业二十条》。”

邓小平:“先请在北京出席企业座谈会的各地负责人征求意见,然后再提请国务院讨论。”

胡乔木取出几张报纸:“最近,那几家报纸连篇累犊、上纲上线,大有把评论《水浒》引向一场政治运动的倾向。”

邓小平微微地点了点头。

邓小平办公室

邓小平拿着一份文件说:“先念同志,主席批转了陈永贵同志关于农村工作的几点意见。主席要我考虑一下,此件是否可在政治局讨论一次。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李先念:“我完全同意主席的批示精神,中央应于近期召开一次农业问题的座谈会。实质上是对全国农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为整顿农业打下基础。”

邓小平:“这次农业问题座谈会理应在北京召开。但有的同志借口农业学大寨,建议会议分两段开,前期在大寨,后期在北京。你的意见呢?”

李先念沉吟片时:“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我同意分两段召开。为壮声势,可请有关政治局的同志出席。”

邓小平微微地点了点头。

钓鱼台湖边

江青十分得意地在室内走来踱去。

姚文元:“革命嘛,就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为了发挥笔杆子的作用,我是否就不去大寨出席农业座谈会了?”

江青:“一定要去!而且我还要提前去大寨。”

姚文元一怔:“这是为什么呢?”

江青:“要把方兴未艾的批(水浒》运动带到大寨去!”

张春桥淡然一笑:“用山东老家的话说:搅局!”

江青:“我就是要搅农业座谈会的局,看邓小平他怎么办!”

大典街头

江青在一些臂戴红袖章的年轻人的簇拥下走上一个讲台。

江青挥动双手,示意群众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