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随便往别人身上安。

一些岁数比较大的文人已经告诫自己的子孙了,要是以后自己打算这么干,可一定要把自己给拦住了。

这要是被人写诗讽刺,那一辈子的名声可就完蛋了。

清朝

乾隆皇帝重重的哼了一声,举起一个茶叶釉的四方瓶,最后还是慢慢的放了下来,对于苏东坡他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对于这首诗他有不同的看法。

不就是一个老人找了一个伺候的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皇爷爷虽然没有活到八十多岁,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身边还是有新人伺候的。

只不过位分不高罢了。

“和珅,你也写首诗出来,说说这个事情……”

“臣愚钝,我这份才情怎么比得上东坡先生呢。”和珅低声说道,“要不臣去找几个江南才子过来,他们的笔力可是相当厉害。”

“去吧。”

【苏东坡那位张姓朋友,也算是留名了。不过这位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别的记载我就不知道了,毕竟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只记了一笔的人物。】

其他姓氏:太好了,不是说的我……

【除了上面几首诗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讽刺诗,我们再欣赏两位无名氏所作的讽刺诗吧。】

【有人去一个地主家里拜寿,送了一筐枇杷过去,地主家里的管家不知道枇杷怎么写,就写送琵琶一筐。】

【有秀才写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有一个考官文化不过关,把高唐赋写成了高堂赋。】

【考生在事后写诗讽刺:高唐不是此高堂,主考原来两眼盲,若是高堂登讲席,也应愁煞楚襄王。】

看完了这个最后这两首诗,天幕外的大部分古人表示无所谓的,这写的都是一些无名之辈,虽然讽刺的很。

但是知道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自己没收过枇杷,也没有当过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