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当你爹

尽管他手心冒汗,人也非常不对劲。

不过老陌并没有怀疑他,锦衣卫是朱元璋的心腹,

任谁会造反,也没有人会想到锦衣卫参与进去。

老陌虽然感觉到了凌说的紧张,却只以为他是因为听了这件事愤怒。

“老陌,你确定?这件事可不是小事,如果弄错了……

你我都要被陛下责罚的!”

凌说本能的,期望老陌能打消他的怀疑。

但老陌肯定道:

“凌大人,我并不是开玩笑。

这里是北京,如果朕的出现那么多的倭人,怎么可能正常?

哪怕是洋人,出现在这里也比倭人正常。

咱们和日本目前就没有民间通商的环境,且日本那边,秦王殿下还在整顿内务,

怎么多的倭人出现在中原,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就是流亡海外的倭寇。

可是这些人,如今早就是丧家之犬,在朝鲜一带苟延残喘。

这么多的倭寇,怎么可能会突然出现在京城,

这一定是某些人给放进来的……”

凌说冷着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他再次不着痕迹的,给心腹一个眼神。

心腹会意,走出说话的密室。

“那你说,那个想要造反的人是谁?”

凌说冷着脸,十分抗拒老陌的答案。

“能做到这件事,京城只有一人,那自然是主政北京一年之久的胡惟庸,胡大人……”

“是他呀!”

凌说低下头,眼中闪过森然的杀意。

“兹事体大,此事咱们也做不了主。

老陌,这件事还有谁知道,是谁查出来的……”

老陌说了陈珂的名字,却没有说起陈满。

凌说板着脸道:

“此事我会派人进去知会毛指挥使,但我的情况你也知道,如果这件事是错误的讯息,我肯定要背毛指挥使穿小鞋!

你且在这里等着,我让人把陈珂叫过来,咱们一边知会宫里,一边派人去探查……”

凌说的做法没什么毛病,老陌也知道他跟毛骧的关系不好。

这件事如果弄错了,确实也是麻烦。

“我去召集人手,如果确认之后,这件事就是大功一件,大家都有肉吃!

不过小心点没错……”

凌说让老陌准备着,走出房间。

他给心腹一个眼神,对方已经明白凌说想干什么?

不多时,许多锦衣卫带好弓弩,还有兵器,出现在院子里。

凌说也全副武装。

陈珂在不久后也过来了……

当看到全屋武装的锦衣卫他姓李咯噔了一下。

但凌说已经走过来说:

“陈掌柜,辛苦了,这事要是真的,你要记大功……

走,咱们进去!”

凌说将陈珂也带入其中……

“还有谁知道这件事……”

凌说看似漫不经心的询问,陈珂的眉头紧锁,他看了一眼老陌。

然后说:

“知道这件事的没几个,我就是叫下边人去打探了一下……凌大人,宫里有消息回来了吗?”

胖子看似漫不经心,询问凌说。

“差不多了吧!”

凌说心不在焉地应付着。

“你们且在这里等等,我再叫些人……”

<div class="contentadv"> 凌说又出门。

陈珂和老陌,两个人眼中的神色已经不对了。

“我感觉,那些人望向咱们的目光不太好,这不像是针对那些人,而是针对咱们……”

老陌低着头,用很细微的声音说道。

陈珂额头冷汗也冒出来。

当了那么多年阴沟里的老鼠,陈珂对于危险的直觉并不会比老陌低。

当凌说说的那些话,逐渐引起他的怀疑的时候,陈珂本能的隐藏了陈满的存在。

“咱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或者不敢去想一件事,胡惟庸为什么能将那么多人给送到京城里,却让人毫无察觉……

他有这个能力,但不该没有人监视他!

陛下的锦衣卫去哪了?

难道锦衣卫这样盯着一个官员,却依然让他无法无天?”

陈珂的声音低沉,呼吸急促。

当发现了事情和想象中不一样的时候,所有的怀疑,都会浮出水面。

锦衣卫有人配合胡惟庸,是所有可能中的最不可能。

尤其是凌说,他手下死的官员无算,不少就是胡惟庸的班底。

两个势如水火的人,怎么就搅和在了一起。

哪怕是现在,他们都不敢相信。

可是不信,也不行。

凌说的表现实在太过古怪了。

正常的反应,此时锦衣卫应该已经动起来。

“找个机会,先离开……”

陈珂对老陌低声说道,二人已经琢磨先离开这里。

陈珂打开门,却发现,他们早就走不了了。

弓弩,火枪……

外边的锦衣卫,起码有上百人。

“老陌的反应慢了些,陈掌柜却是聪明人!

只不过,你们反应得太晚了!

射!”

凌说一声令下,手持弩箭的锦衣卫,马上动手!

……

宫里,

伴随着皇帝的国祭逐渐进入尾声,张异也在静静等着。

外边还没传来消息,他心里也没底。

不过张异等不久,就有一个锦衣卫悄悄摸过来。

“国师,姚大人!

老陌让我给你们递个消息!

外边,没有异常……”

对方说话的声音很低,但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晰。

张异和姚广孝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的猜测不对?

外边没有异常,如果张异的猜测是正确的,那几乎不可能。

所谓的造反,绝对不可能是简单的杀了皇帝,哪怕这件事其实也不简单。

如何能在成事之后,完成兵权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胡惟庸想要造反,城里应该会出现蛛丝马迹。

老陌让人传回来的消息,和二人的认知不符。

张异和姚广孝正要细问,此时的仪式终于结束。

皇帝结束仪式之后,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将百官,连带着张异和姚广孝,都带到御书房去。

北京的御书房内,有一个巨大的立体地图,正是当年张异为徐达造的东西。

这玩意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皇帝安排在御书房。

“蒙古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