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还是所谓的党首是吧?
春秋派也好,国师党也罢,本质上,是皇帝对于春秋学院的学生越用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派系。
天地良心,自己开办春秋学院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过要给大明培养官员。
他还记得当年,他对朱元璋说过,科举取士,就是目前最好的人才选择方式。
可架不住老朱对春秋学院学生的喜欢。
张异也明白,老朱对春秋学院学生的重用,很大程度上和这几年的舆论有关。
随着改革的推进,老朱和南方的大地主们,关系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的政治斗争,已经不是暗流涌动来形容。
当他出个门,皇帝都要派锦衣卫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代表事情逐渐走向离谱。
在这种环境下,文官这边很喜欢用一种套路,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如洪武三年的第一次恩科,许多人选择不为朝廷效力。
因为情绪的问题,选择辞官,或者不参加科举威胁朝廷的人不少,可是这样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皇帝重用春秋学院学生的决心。
作为事务官培养的学生,就算成为政务官,其实也没有什么压力。
古人读书,儒家那一套和当官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当朱元璋发现,这些技术官僚做得还不错,甚至更接地气的时候,所谓的春秋派崛起,也是自然而然。
而让春秋派更上一层楼的的,自然是姚广孝入朝,成为宝钞局的话事人,主导大明货币改革。
这个权柄,看似没有吏部,户部这些部门的职权大,但钱银的事,隐藏的权柄许多人也许要到多年后才会意识到。
姚广孝事实上已经主导了这个帝国某个方面的改革,他的权柄,其实远超六部尚书,已经隐约可以和中书省的两位宰相媲美。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都只是低阶官员,在朝中没有个主心骨的春秋学院的学生,自然提振心气。
而此消彼长之下,所谓的春秋派不壮大才怪。
但是,张异总感觉,老朱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师父!”
正和徐家丫头聊着,姚广孝也来到了春秋学院,见过张异。
张异打量了下这个几个月没见的徒儿,此时的他,和当初分别的时候,没有丝毫不同。
他微微点头,能坐拥富贵不变而初心,他果然就如史书上说的一般。
正常人,初得富贵,哪怕再心如止水,多少也有不同。
也难怪从徐家丫头口中得知,姚广孝最近在朝堂上的风光,从某种程度而言,他就是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大臣。
能力是这个时代T0,而且一点物欲都没有。
哪怕如刘基,虽然能守得住自身的清廉,却也不免要为背后的浙东父老谋取福利。
唯有姚广孝,除了他心中的理想之外,外物皆可抛。
这种臣子,可太对老朱胃口了。
简直就是社畜的典范。
“你来了!”
和姚广孝相处这么多年,张异与他早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
如果说徐家丫头他人生路上的道侣。
姚广孝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他最好的道友。
两个人都是老朱口中所谓的疯子,而且至少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有一段路是同行的。
“你等一等我,我这赶路回来,都没好好洗漱过,等我洗个澡,回头咱们一起吃饭!”
<div class="contentadv"> 张异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将朝廷如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留在原地。
姚广孝笑了笑,比起其他人的奉承,似乎与自己这位便宜师父的相处,更让他觉得舒服。
“姚大师,您先喝杯茶候着!”
“多谢师母!”
姚广孝在礼节上,让人无可挑剔。
张异也没有让他等多久,沐浴更衣之后,师徒二人上了饭桌。
本来孟瑶等人,是希望和刚回来的张异好好吃个饭,但知道姚广孝和张异有事要说,干脆都回避了。
大冬天的,张异饮了一口白酒,身子感觉也暖了些。
他没有给姚广孝倒酒。
这些年虽然他成了道士,但他的起居,一直都在守着清规戒律。
除非避不过,不然他很少会喝酒。
张异自然也不会去勉强他。
“货币改革这边,怎么样?”
“很好,也在一步步推进,若陛下能忍得了贫道十年,贫道有信心能推动改革成功……”
“贫道?”
张异笑了笑,换成一脸八卦的表情:
“难道,皇帝就没打着让你还俗的主意?”
姚广孝神色不变,说:
“倒是有,上次微臣忙到深夜,陛下给臣送了两个美人过去……”
“结果呢?”
张异饶有兴趣,打听八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贫僧问她们识不识字?她们说识字,刚好贫僧有一些资料需要别人誊抄……”
“哈哈哈!”
张异笑得前俯后仰,这个决定,非常姚广孝。
他不得不佩服,老朱家的人想拉人下水,用的手段都是一模一样。
不过可以想象,朱元璋对姚广孝的本事,确实非常满意。
人性犯贱。
当别人有所求时,老朱担心别人私心太重,处处防着。
可是遇上姚广孝这款,什么都不要,无欲无求。
老朱也觉得不放心。
张异笑着笑着,就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
朱元璋上次对他的试探,何尝不是如此?
伴君如伴虎,哪怕是他和老朱之间的交情,也要注意分寸。
这件事只当是玩笑,姚广孝继续给张异汇报朝堂上的情况。
张异注意到的问题,姚广孝同样注意到了。
那就是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施压,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以前朱元璋没有选择,天下精英,尽出儒家!
哪怕老朱,最多也只能选择用谁或者不用谁,但不能挑战儒家人定下来的条条框框。
所以他选择了提拔勋贵阶层,用来对抗文官集团。
可勋贵集团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续无人。
土木堡事件之后,这个集团彻底没落,但在张异看来,就是没有土木堡,勋贵集团依然会没落下去。
随着天下和平,战功获取功勋的路子会逐渐堵死。
而靠着血脉延续的勋贵,跟从科举中造血的文官压根不能比。
所以想要让文官变得不可替代,另一个能造血,能胜任统治工作的利益集团必须出现。
皇帝有了选择,才有博弈的筹码。
现在很显然,张异的春秋学院,就让老朱看到了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