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胡言乱语,入不得汪相的眼……”
“胡言乱语……”
汪广洋玩味一笑。说了一句:
“确实是胡言乱语,但偏偏陛下还很喜欢孔公子的胡言乱语,那就是大问题了!
孔家怎么也是圣贤世家,却不分轻重,
如今公子的言论,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误导……”
汪广洋摆出上位者的姿态,开始训斥孔讷。
他引经据典,将孔讷说得面红耳赤。
张异在一边,似笑非笑,却没有打断汪广洋的话。
在他看来,孔讷既然决定做他认为对的事,那就应该承受这种压力。
如果一个汪广洋都受不住,他也不用将孔讷推荐给皇帝了。
果然孔讷在经历过最初的压力之后,却是笑了:
“学生的意见,却和汪相不同……”
汪广洋见自己居高临下,依然没呢压服孔讷,忍不住冷哼一声。
在他眼中,无论是孔讷还是张异,都是异端。
张异眼珠子一转,赶紧出来打圆场:
“论道,论道,既然大家都是在讨论,没必要火药味这么浓!
所谓理不辩不明,公道也自在人心……”
汪广洋闻言讽刺道:
“只可惜,本相人微言轻,却没有道长通天的本事!”
“您怎么说?”
火不小心烧到自己这里,张异也不害怕,他笑语晏晏,询问汪广洋。
“罢了,他说的话,可以全国流传,而本相在这里与你们争论有何用?”
汪广洋起身,作势欲走。
张异赶紧拦住他:
“汪相,您是觉得,孔讷的言论太过于误人子弟?
所以希望驳斥孔讷?
正好,贫道刚想给报纸重设一个板块,随时欢迎汪相投稿!
如果汪相能投稿上,不就可以跟孔讷在报纸上辩论?
而且,还有稿费哦?”
汪广洋和胡惟庸一愣,张异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们知道,关于孔讷那篇文章背后就是皇帝在支持,他给自己等人一个发声的机会,是为什么?
“你是说,本相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文章?”
“那是自然,本报纸从不带立场,只做给人发声的平台!
不过汪大人如果要写的话,最好用白话文,还有字数限制……
咱们的稿费标准是,千字五十文,不过您的话,我可以给到千字一百……”
钱对于汪广洋来说是小事,可是张异的解决办法,他确实心动了。
他回头看了胡惟庸一眼,后者点头。
“行,本相明天就将文章交给你!”
汪广洋看了张异一眼,眼神中充满斗志……
他一定要写一篇文章,将孔讷的辩倒。
孔讷看着汪广洋离开,一脸懵逼,他不明白张异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异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别着急。
第二日,汪广洋果然守约,将文章送过来。
张异也没食言,赶紧安排别人排版,然后尽快出版。
新的报纸,在几天后问世。
京城的官员看到汪广洋洋洋洒洒千字,痛斥孔讷。
京城的百官看到这篇文章,登时惊住。
日月时报不是没有文人投稿过,不过那些人大多数上不得台面,都是民间文人。
类似汪广洋这种高官主动投稿,且是与孔家世子辩论。
这其中的火药味,一下子引发报纸大卖。
大家都想看当朝宰相和孔家世子的辩经,看到精彩处,他们也恨不得自己能多说两句。
张异很贴心,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投稿广告。
支持大家进行这场辩论。
吵架还有钱拿?
这些官员们,尤其是以吵架擅长的言官们,纷纷摩拳擦掌。
日月报社,日本国王还没来到应天,大家先吵起来了。
这场争论,给报社带来巨大的流量。
<div class="contentadv"> 看热闹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是老百姓们可没机会看到上层的人撸袖子打仗。
张异十分贴心,给报纸临时改成日报,满足人民群众的八卦之心。
不过他赚钱倒是挺舒服,老朱闻言有些不高兴。
他将张异叫到皇宫,询问:
“你这小子,让那些人上去干什么?
朕的发声平台,你现在把他弄得哪个阿猫阿狗能都上?”
老朱的声音有些气急败坏。
张异早就料到朱元璋会如此,他笑道:
“陛下,您觉得臣是会吃亏的人?其实让他们把情绪宣泄出来,是好事……
不然他们的情绪找不到宣泄口,谁知道能干出什么来?
况且,既然贫道敢让他们上去争辩,就不怕他们能引导舆论……
他们很快会发现,自己自我感觉的良好,不过是他们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的错觉!
百姓会站在咱们这边,这个结局都已经注定了。
让他们给百姓提供一下乐子,有什么关系呢?”
张异的语气轻松,朱元璋的怒火也逐渐平息。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这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善恶观,任何企图去违背人类最朴素认知的想法,都是反直觉的!
以前百姓没得选,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只有士大夫。
这些人掌握了信息的垄断权,所以百姓的声音也发不出去。
可累死汪广洋他们这些人,因为站在上边太久了,他们也忘记了……
百姓的立场!
当他们沾沾自喜的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他们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加大百姓对孔讷的支持……
所以辩论的输赢并不重要,哪怕士林中的人,一边倒的支持汪广洋又如何?
贫道和孔讷想要争取的人,从来不是这些人!
况且,就算是读书人,真的没人支持孔讷吗?
就算是读书人,也有底层和大儒的……”
朱元璋听完张异的论述,思索了一下,登时汗毛倒竖。
在如何引导舆论之上,张异看得比他清楚。
汪广洋等人施加的压力,张异不但轻松化解。
而且也顺便坑了他们一把。
这场争论,通过报纸传遍全国。
大家也能看一看,那些高管们的想法。
汪广洋他们的理论,其实说白了就四个字,不接地气。
以前他们说着云里雾里的话,百姓们一来听不到,二来听不懂,大家伙对高层的精英还是存在美好的幻想。
可现在,他们试图说服百姓,为了所谓的“仁义”去原谅杀死他们亲人的人,这和人类最朴素的认知不同。
而皇帝那种快意恩仇,有仇必报的做法,才是老百姓想要的结果。
这场辩论,从来没有结果。
因为结果一开始就定下来了。
“越是辩论,孔讷的人气就越高,而他们越是会失去群众基础……”
张异一句话,说透了这场争论的本质。
输赢从来不是关键,人心才是。
朱元璋瞬间豁然开朗:
“很好,那就让他们继续吵着……
你回去吧,回头等日本国王如今,一切照旧!”
张异起身,躬身告退。
朱元璋望着他的背影,眼神闪烁明灭不定的光。
“人心哪!”
……
“陛下没怪你?”
孔讷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虽然在春秋学院里也没人动他。
可是面对满朝文武,来自四面八方的文章斥责,他一个人战斗,显得十分辛苦。
不过越是战斗,他心中的想法就越发坚定。
“放心,陛下那里,贫道搞得定!
倒是你,行不行?”
“你过来帮我看看,这个点感觉我吵不赢……”
孔讷将张异拉过去,让他帮自己分析分析。
张异儒学不行,键政可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