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世界很大,让朱棣去看看

“儿臣觉得如果走海路,说不定能好上许多,其实儿臣有个提议……”

“怎么说?”

“父皇如果能找到信得过的人,完全可以让玄武军出行,带着任务出一趟远洋,去将张家弟弟说的东西带回来……”

“咱们大明的家底可不多,他们要是回不来,你爹我会心疼死的!”

“父皇,儿臣觉得值得!”

张异不知道,他无意中放出去的世界地图,已经让大明的两代君王,开始认真探讨一个叫做大航海的东西。

华夏从来不是一个海权国家,对于出海这件事的积累,绝对比不上其他人。

“这件事可以准备上,但要慎重,反正造船不急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先训练水兵!

还好,当年陈友谅手下那些水手还能找得到,可是朕还缺乏一个可靠的将领……”

“回头去试探张异,如果咱们真要派人出海,张异一定还有许多我们需要的知识!”

父子二人暂时对这件事达成共识,但也按下不表。

提起张异,朱标才想起高见贤送过来的密奏,他将东西拿出来,递给皇帝。

“这是高见贤送进来的,说是有必要让您看看!”

朱元璋点头,他将密奏带到书桌那边,随后捧起一杯茶喝了一口。

“噗……”

朱标还没坐下来,就看见皇帝一口茶喷出去。

老朱瞪大眼睛,盯着密奏上的文字久久不语。

“父皇,怎么了?”

朱标看着皇帝的动作,只觉得疑惑。

不久后,老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特别大声。

他也不顾君王的威严,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朱标更是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皇帝如此失态?

“这小子是个人才,孔家那小子估计要被张异坑死……

朕是服了!”

老朱知道朱标好奇,将密奏递给朱标。

他打开一看,登时无语。

张异和孔讷这些对话,若是朱标没有听说过类似的话,肯定不会觉得有什么。

但张异给孔讷说的话,前几天他们刚听到过呀。

“张家弟弟也是的,不能就逮着孔讷一个人坑呀,孔家子遇上张家子,简直就是倒了八辈子霉。”

“简化文字,降低教化的成本!这小子说的东西,听起来很能蛊惑人心,若非朕听过另外一个答案,说不定也会被这小子忽悠了!”

朱标同意朱元璋的说法,同一套话术,朱标和朱元璋张异关于这段话的评价是三个字!

屠龙术!

张异将儒家比喻成盘旋在华夏上空的一条大龙,也是华夏的“天”!

所谓天者,规则的制造者。

从某种程度来说,张异的形容其实也算贴切。

想要破天,或者说屠龙。

张异说过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让读书人这个身份变得不值钱。

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都架不住多。

不需要让百姓们有多高的学识,只是读书认字本身,就可以让儒家千百年来建筑的神坛轰然倒塌。

对于文盲来说,知识本身是充满神秘的。

这一层神秘性,可以提高百姓对那些人的容忍性。

可如果大家都识字了,揭开这层面纱。

大家会发现,原来你也不过如此。

一旦有了这层心理,百姓对读书人这个阶层的敬畏会大幅度降低。

这对于儒教的统治,本身就是毁灭性的。

张异当时的讨论,大概在这里就戛然而止。

具体怎么操作,张异没有说过。

可今天他出手,皇帝马上明白,张异的屠龙术其中的一种,就是文字简化。

将知识的获取难度降低,就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和认字。

这种事情跟算学入科举一样,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恐怕推行起来,阻力比算学入科举还要难上一些。

在张异的理念中,道理是道理,术是术。

术是工具,文字只是工具的一种。

可在传统的观念中,文字已经被赋予许多神圣的属性,如果轻易动了,势必会引起反弹。

而如果提出这个意见的人是一个道士,那动静就不再是反弹了,而是掀起惊涛骇浪。

推动一个改革很难,尤其是以一个异教徒的身份推动改革,别说张异,就是龙虎山本身都承受不住儒家人的反扑。

所以张异设了一个局,他想让孔讷,或者孔讷身后的孔家去推动这个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