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用客气,其他的朕就不说了,刘伯温和许存仁还在外边站着呢,朕今天提前把先生叫到这里来,加上这些逆子,是想要先生给朕当个评判,看看许存仁和刘伯温送上来的两份教材,哪一种才适合成为大明的算学教材!”
“两人都是宋先生的老乡,想来宋先生的评价应该会公允!”
宋濂脸色微变,连说不敢。
朱元璋又将目光落在几个孩子身上。
这几个孩子,正是朱樉、朱棡、朱棣,还有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
皇帝目前诞下六个孩子,除了眼前几位,六子朱桢由于年岁太小,朱元璋并不将他叫过来。
“这些书,你们分这看,看完给父皇说说,你们喜欢那种,为什么?”
朱元璋让人将刘伯温的书交给宋濂,又将其他算学教材交给其他孩子。
他自己也捧起一本,观看起来。
一时间,御书房里都是翻书的声音。
宋濂先看刘伯温的书,虽然他也不算精通算学,但对于他这种大儒来说,刘伯温的算学课本阅读起来并不吃力。
“深入浅出,刘基的功底还是很不错的!”
而他抬头,却发现朱棣,朱樉等人,翻着许存仁编撰的课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宋濂笑道:“许存仁那老家伙,也是有本事之人!”
他将刘伯温的书交给皇帝,又从其他皇子那里得到一本课本。
“小学,一年级?”
宋濂将这些手稿打开,发现里边居然还有图画,难怪那些皇子看得津津有味。
“此方法为取巧……,许存仁倒是用心了!
等等,有点意思……”
宋濂从书中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抬头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笑道:
“先生也发现了,这件事回头再说,先评价内容本身!”
宋濂道:“这书的内容,比起刘伯温那本,相差万里,似乎不用评价了吧?”
朱元璋道:
“既然许存仁送上来的东西,有十几本,那就把该评价的都评价完!”
闻言,宋濂点头,继续翻阅算学课本。
一本不行,他开始砍二年级,三年级……
等到看完六年级,宋濂的脸色已经变了!
等他拿到中间的三本,上边写着《中学算学,一年级》。
翻阅完中学算学,宋濂又看了三本《大学算学》。
将这些都看完之后,宋濂倒吸一口气。
“你们都不必告诉朕答案,等刘伯温和许存仁进来,再给他们说……”
朱元璋说过要给二人公平,他就不会主动引导众人的意见。
他说完,让太监将许存仁和刘伯温引进来。
“臣刘基(许存仁)拜见陛下,太子殿下,诸位皇子!”
“你们二人平身吧!”
刘基和许存仁起身,却发现宋濂在朝着他们笑。
宋濂也是二人好友,二人抱拳,算是打过招呼。
“今日你们二人都送来算学教材,朕都看过了,而且赶巧宋先生和诸位皇子也在,朕就让他们一起看看……
朕觉得这两本东西都挺好,就是要放在国子学当教材,刊印天下,总要选出一种为主!
刘基,许存仁!”
“臣在!”
二人被皇帝点名,赶紧躬身。
“算学这东西朕不懂,今日朕就将决定权交给在场诸位,咱们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再由你们两个人阅读彼此的课本!”
朱元璋说完,首先问几个孩子:
“你们喜欢许先生的很多的课本,还是刘夫子的!”
“我喜欢许先生的!”
“我也喜欢许先生的!”
诸位皇子毫不犹豫,直接选了张异的教材。
朱棣大喊:“许先生的课本里有很多插画,好看……”
刘伯温脸色未变,只是望向朱标。
朱标笑道:“本宫也觉得许先生的课本不错,当然刘先生的也很好,但我个人更喜欢许先生的……
当然,本宫才疏学浅,几位弟弟也是童言无忌,
我们的好恶并不重要,还是要听听老师的意见!”
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转到宋濂身上,宋濂低下头,沉思。
刘基看到他的动作,瞳孔微微缩了一下。
果然,宋濂抬头,道:
“臣选择许存仁的课本……”
“什么?”
刘基没有吃惊,许存仁倒是大吃一惊。
“许老你自己都料不到?”
宋濂见许存仁这模样,啼笑皆非。
他和许存仁和刘基都很熟,所以说话也直接一点:
“本来进门之前,我心中的答案是刘夫子,不过后来想想,老夫却还是选择了许老的本子!
至于其中理由,想来刘基你自己也很疑惑,那你为什么不看看这些课本呢?”
他输了?
刘基没有发怒,他带着疑惑,从太监手中接过张异编写的课本,然后从一年级开始看起。
就如所有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刘伯温对这些东西不以为然,然后他翻开二年级,三年级……
最后一路翻到大学。
许存仁没有去翻看刘伯温的书,御书房里,就只有刘基认真翻阅课本的声音。
等了好一会,刘伯温合上课本,说了一句:
“老夫输了,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