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包厢里,泰森盛情邀请杜笙和泰勒共进晚餐。
餐桌上,几人聊得热火朝天,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要是这一幕被外面的记者逮个正着,发出去,估计得在两国掀起舆论狂潮。
在媒体的渲染下,杜笙和泰森早已被塑造成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宿敌。
谁能想到,这两位“死对头”竟然友好聚餐?
还一起畅谈以后合作?
事实上,对于职业拳手来说,这行当和演员也没啥两样。
所谓的搏击、格斗等比赛,不过是一场show,和歌舞剧表演异曲同工。
只不过影视剧里的打斗是演戏,擂台上是真刀真枪地干而已。
很多职业拳手在台上和台下的表现之所以判若两人,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只要站在聚光灯下,那就是做秀。
有些拳手在镜头前剑拔弩张,好像势不两立。
可私下里,他们关系好着呢。
泰森打了二十多年拳击,对这行的门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当初宣布退役时,他就说过,自己已经不是那头狂暴猛兽了。
他不想再扮演一个冷酷无情的格斗狂魔。
这场比赛,也不是泰森的复出之战。
在四大拳击组织的宣传口径里,这是一场带有表演性质的比赛。
说实话,这也没法当成跨界擂台来打。
因为泰森没打过自由格斗,而杜笙也没参与过拳击。
在以往比赛中,大家早就默认杜笙是格斗高手,因为他在拳台上展现的八极拳和腿法,更贴近散打风格。
不过为了公平,杜笙表示愿意按照拳击的规则来比试。
在旁人看来,这哪是公平,拳击可是不能用脚和肘击的。
腿的力量比手臂大多了,攻击更猛,距离也更远。
而肘击作为八极拳的精髓,没了它等于削了根本。
这样一来,他的实力岂不是大打折扣?
但在杜笙看来,用不用腿和肘击,差别不大。
要是泰森能用嘴咬,他只能口头批评,那才叫不公平。
既然双方只能用拳,那还有什么争议?
对此,泰森心里其实有些愧意。
上个月他还特地给杜笙打电话商量,说杜笙可以用自由格斗方式,只要别打要害就行。
对于他这种世界顶尖拳王来说,在擂台上用什么方式,其实影响不大。
毕竟杜笙只是中量级,在他这种吨位与爆发面前,实在有点不够看。
不过杜笙还是选择了遵循拳击的规矩。
原因无他,泰森年纪也不小了。
杜笙即使只用一只手,也有点欺负人。
但在泰森眼里,杜笙就是一个敢于直面生死的勇士!
何况他这大半年来,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借着媒体东风,腰包鼓了起来,训练也捡了起来,身体状态直逼退役时的巅峰。
瞧瞧现在的他,跟去年打假赛时那副蔫蔫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
看上去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六块腹肌也快赶上年轻时候了。
拳击协会的专家们也纷纷表示,泰森现在的状态,跟当年和霍利菲尔德对战时有一拼。
泰森自己也觉得,状态在蹭蹭地往上涨。
不过比起身体素质,让他更自豪的是拳坛老将经验,以及那颗越来越坚韧的心。
顶尖的拳手,哪能完全靠蛮力打仗的?
教练以前就常跟他说,赢拳靠的不是拳头硬,而是那颗永不服输的心态,和那份冷静如斯的理智。
以前的他狂傲自负,目中无人,还把教练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直到后来几经惨败,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才算是彻底明白教练的苦心。
现在的他,身体素质或许比不上十五年前的巅峰时期,
但战斗素养、比赛经验这些方面,却是脱胎换骨!
对于这场战斗,他自是信心满满。
某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还透露要是赢了这场比赛,说不定就正式复出了。
这话一出,观众们的热情那是噌噌地往上涨。
门票与电视转播费用,更是直线拉升一大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