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收割全世界(求订阅)

事实上马铮也想将价格定的尽量高一点,但他很清楚,300美元的高价只是1943年的巅峰时期的标价,事实上这样的高价格仅仅只是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是1941年,如果将价格定在这个价位,一来是不利于青霉素的推广,二来也会一些人的指责。

200美元不算低,但也不高,毕竟相比于人均月薪80——100美元的美国公民而言,花两个月的工资就能治愈一种致命的疾病,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对于华夏制药而言,青霉素的制造成本并不高,且产量也相当可观。

按照蒋欣瑶等人预计,单单他们在旧金山的两座制药厂,一年最多能生产一吨青霉素。

200美元一支的话,预计一年可以实现8亿多的销售额。

听起来似乎不算太多,与青霉素神药的身份似乎不大符合,但实际上这个销售额已经非常的震惊了。

要知道,二战时期,美国下饺子一样制造了100多艘航空母舰,但平均每艘航空母舰的造价大约为800万美元。

也就是说,单单华夏制药公司的销售额就能换来100艘航空母舰。

但是马铮也知道,世界各国留给他抢钱的时间并不多,要知道1944年美国的青霉素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后,价格就直接被腰斩了。

同样是一吨的青霉素,1943年前可以卖到8亿美元,但是到了1944年就缩水了200倍,价值不到21万美元。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所以综合来看,200美元一支的价格最为合适。

…...

很快,身在纽约的蒋欣瑶就接到了马铮的回复。在确定了每支青霉素两百美元的价格后,华夏制药公司随即开始按照这个价格对外供货。

与此同时,在青帮大佬的推荐下,华夏制药公司与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公司等财团达成了合作协议,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整个北美市场瓜分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