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击败熊俄帝国这头横跨欧亚的庞然大物,意味着日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黄种人彻底击败了白种人的伟业,让日本最终能够与曾经需要仰视的欧美列强先进国家平起平坐,成为了真正的强国。
可以说,这场“战胜了试图干涉亚洲和日本事务的邪恶西方势力”的日俄战争,也成为了日本国民心中不折不扣的骄傲和“立国、定国之战”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时,虽然经历了关东大地震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但是似乎没有人能够阻止日本崛起的势头,阻止其在或多或少的麻烦面前下,最终实现那看起来很美好的让亚洲再次属于亚洲人的“大东亚共荣圈”迷梦。
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下,日本国民的拳拳爱国心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体现在了当时日本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时日本每个学校都会日复一日的给每一个学生灌输在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涌现的各种“军神”、“勇士”们的事迹,例如在旅顺口堵塞作战中成为军神的广濑武夫,当然了,对旅顺口的堵塞作战实际上是彻底失败的这件事情自然被选择性无视。
从1890年开始,日本帝国颁发了《教育敕语》,强调教育全体日本国民坚守日本国的传统国粹精神之精华的“忠孝”二字,号召日本国民永生永世效忠于天皇,绝不背叛,永远忠诚,在这个前提之前,要尊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法。
战前日本小学生赤身裸体地在户外练习剑道,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为天皇献身。这种从小开始的洗脑教育充斥在日本国的每一个角落,老师有时候会去问学生“你们今生今世的梦想是什么啊?”学生们会去回答“效忠于天皇陛下!为了陛下去死是我们至高的荣誉!”。
除此之外,学校的墙上面贴满了宣传“皇国至大”、“义勇奉公”和“扶翼天/皇”的标语,走廊里面贴满了无数直到今天还被供奉在某座大庙里面的众多军神的照片和经过了日本宣传机构精心炮制的介绍。
更有甚者的是学校里面很早就会进行军事教育,走队列、踢正步,进行各种复原军神事迹的“表演”,比如在上海事变中成神的“肉/弹三勇士”。
学生们接受的是彻头彻尾的准军事化训练,本来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学校,变成了一座座几乎是货真价实的“兵营”。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日本人坚信自己是战无不胜的,连熊俄帝国都能打垮的大日本皇军怎么可能败给更弱的中国军队呢?
看了看怀中的小娇妻,马铮沉声说道:“纯子,日本必败,这一点毋庸置疑!”
“原因呢?”
马铮当即说道:“简单的说几个吧,首先是战略方面的因素,对于这场战争,日本国内的从一开始确定的便是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如果日军要是集体进攻若干大城市,那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中国绝对会失败,但是由于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开辟新的战场,日军的战略设想被迫改变!”“然而经过国民政府的抵抗,日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是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打,在国民政府迟迟不投降的情况下,前线的日军眼下是非常的头疼,几乎是打到哪里,中国军队都会逐地与之死磕。”
“所以从战略上我们可以看到,日军眼下的这种进攻的方式,完全就是逐个地送人头,这种方式不失败,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