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张家口是察南重镇,常住人口超过了三十万,巷战爆发,城里的老百姓首当其冲。
但是,马铮也没有办法!
小鬼子是铁了心要和他们死磕,他们也不能退缩,唯今之计只能与之硬磕了。
巷战异常的激烈,双方在房屋小巷之中双方短兵相接,敌我混杂在一块、贴身肉搏的是常事儿,危险性极强。
再加上在交战之时由于在地形复杂的街道,经常杀着杀着就会搅在一起。
这样的战斗看的不仅仅是士兵的单兵素质和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看双方的兵力多与少。
毕竟巷战之中,后方的炮火覆盖、飞机轰炸掩护等已经失去的了意义,即便是观察手报告坐标给炮手,火炮的射击诸元出现丝毫偏差,都会造成极大地误伤。
好在这一仗马铮所部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向着国军这边倾斜。
眼下张家口城内的巷战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不管是国军还是日军,皆都是损失惨重。
但是,由于残酷的巷战已经将伪军的战斗意志给完全的摧毁了,战斗紧要关头,城中剩余的千余名伪军突然战场起义,调转枪口杀向鬼子兵。
顷刻间,日军本就紧绷着的弦直接崩掉了。
随后,在马铮所部和起义伪军的前后夹击下,这些鬼子兵被打的节节败退。
战斗进行到凌晨两点半,日军已经被压缩到守备司令部附近一片狭小的区域内。但即便是如此,那些鬼子兵依旧没有投降的意思,还在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
“妈的,这帮狗东西还真的硬气,都这个时候还不准备投降!”铁扬压着怒火说道。
马铮淡淡地说道:“稍安勿躁,不投降就把他们全部消灭!”
“那是必须的是,只是这帮狗东西的战斗意志确实令人佩服!”
“没什么佩服的,不过是自知罪孽深重,就算是投降也不可能活命,所以才会如此的疯狂!”马铮冷冷地说道。
“总座,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杀,只要不投降,全部就地消灭!”
“是!”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日本士兵往往都是“敢死队”的形象,似乎他们根本就“不怕死”,尤其是二战末期,日本人甚至提出“一亿玉碎”的口号,准备跟美国人血拼到底,似乎是都“不怕死”。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日军“不怕死”的背后是非常残忍的真相!
首先,“不怕死”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日本军队是采用的“薄养厚恤”制度,日本人管这叫“恩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