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日本士兵确实如他们说的那样不怕死,但是不怕死和要不要死是两回事儿。这就好比很多人不怕挨饿受冻,但是不怕就要不吃不穿吗?
没道理的事情!
面对守军阵地上疯狂而又强大的火力,冲锋而来的日军当即就地爬到,就近寻找掩体,并展开反击。
好在眼下的这场战斗已经进行了一天一夜了,前沿到处都是阵亡者的遗体,以及丢弃在阵地上的坦克装甲车,而这些都是最好的掩体。
至于是不是有人会在意用阵亡者的遗体当掩体,呵呵,日本人才不会在意这些的。
当然了,这也和战争的残酷性有直接的关系,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讲究这些干什么。
看看战争是什么定义就能知道,战争就是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手段打垮对手的一种暴力行为,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所以在战场上使用阵亡的战友的遗体当掩体,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不仅仅是日军在这样做,国军方面也同样这样干。
对于战场上的士兵们来说,一旦打起来,什么仁义道德都是次要的,能打赢对方才是最重要的。
打赢了你可以展现自己的仁义,可以收敛对方阵亡的士兵和军官,也可以救治对方的伤员,善待对方的俘虏,但是前提是你的打赢对手,不然那你就只能祈求对手是仁慈的。
闲话少说,视线回归战场!
日军的反击还是很犀利的,随着前沿进入对峙状态,守军这边的伤亡便开始快速上升。
“轰!”
一发掷弹筒射出来的榴弹在一处机枪阵地爆炸,将一个机枪手炸死了,就连那挺重机枪也被炸成了废铁。“是掷弹筒,给老子打掉他!”钟强怒声吼道。
这时,一旁的炮兵小组当即做出反应。
“轰!”
同样是一发炮弹打了出去,那名趴在几名鬼子遗体旁的掷弹筒手直接被炸的高高飞起,而后又重重落下,一个人独享一发炮弹,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挨了小鬼子一波炮击,国军这边并没有反击,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炮兵。
事实上1000团作为221旅的主力,其团部直辖有一个炮营,装备有九二式步兵炮两门,小口径迫击炮8门儿,另外还有大量的掷弹筒。
之前之所以不反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这些火炮和小鬼子的大口径野战炮相比,完全是鲨鱼和泥鳅的差距。两者完全不在同一级别上,勉强挣扎的话,只能让自己死的更快。
所以,钟强只能命令炮兵暂时隐蔽,关键的时候再上,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事实正名,他们的战术是正确的。
日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多名掷弹筒手被定点清除掉了,连带着他们带到前沿的几挺轻重机枪也都被打掉了。
没有了这些重武器,日军的这次进攻也只能止步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