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谋求后路(求订阅!)

尤其是小鬼子实在是凶残,一旦遭遇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之后,他们就会将怒火发泄在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身上。

在日占区,杀戮几乎是无处不在!

但是现在想将这些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不大容易,

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彻底改道。

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泛区。

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河南、苏北西部、皖北三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

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计有146万间房屋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150多万人。

抛开这些不说,目前相对安全的地方在许昌以西。

但黄河大堤决口初期,大部分河水沿贾鲁河下泄,经尉氏、扶沟、西华东部和淮阳西部,再顺颍河两侧漫流入淮,称为西泛区。

中期,经过两年泛流,西泛区地面淤高,河水改由淮阳向北,经太康至鹿邑之间,南泛安徽淝河沿岸,漫流入淮,称为东泛区。后期,河水东移后,日军强迫地方群众从开封朱仙镇至太康修筑防水大堤,加上河水流动不稳定,迫使水患又回到西泛区。

现在正处于初期,洪水主要集中在尉氏、扶沟、西华东部,而这些地方正好挡在太康与许昌之间。

也就是说,马铮想要将这些灾民送到安全的地方,就必须想办法横穿黄泛区。

这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根本是做不到的。

尽管太康到许昌不过一百多公里,要是放在几十年后,走高速的话,开车不过一个小时。

但是现在,正常情况下,徒步至少需要三天两夜。

如果换成洪水肆虐,再加上灾民普遍体弱,还有妇孺老人,想要将几十万人转移到许昌,可能性真的不大。

就在马铮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事儿的时候,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