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酒井镐次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马铮已经着手对他们进行反击了,迎接他们的并不是酣畅淋漓的胜利,而是一场更加艰苦的厮杀。大青山.第88军军部。
当苏木山指挥部将21日到23日之间的交战情况上报到大青山的时候,马铮当即决定展开反击。
根据吕力等人传回来的战报可以看出,日军眼下是集中了三路部队围攻苏木山,其中丰镇方向出发的部队猛攻苏木山北麓,而集宁方向的日军则是猛攻苏木山北麓,张家口方向来的日军第一师团则是直奔苏木山东线。
三路日军总兵力在一万五六之间,其中南线的日军有四千人左右,北线的三千余人,东线的四千余人,其余的则是全都窝在丰镇、集宁以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
日军这样的战术谈不上先进,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但如果不加理会的话,还是可能给苏木山的守军造成一定的损失的。地形沙盘前,马铮的眼睛不断地在各个县市区域之间徘徊,思考着整个战场的突破点。
“军座,您思考了这么长时间是决定反击了吗?”周生沉声问道。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小鬼子全力围攻苏木山,我们要是一直被动防守的话也不是回事儿,毕竟再坚固的堡垒都有被攻破的一天的。”
“那您打算怎么打,里应外合还是各个击破?”
马铮想了想说道:“我打算集中全力全歼其中一部就行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看这个战术可以!”
“嗯,以少胜多,以强击弱只能这么干!”
“呵呵,这让我想起了萨尔浒之战!”周生道。关于萨尔浒之战,马铮自然是知道的,这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也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当时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进攻。
当时明军兵分四路进军,左侧中路杜松领兵六万,右侧中路李如柏领兵六万,左侧北路马林领兵四万,合叶赫兵,右侧南路刘铤领兵四万,合朝鲜兵。
而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进攻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此战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彻底改变了双方的攻守态势。
马铮笑了笑说道:“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只不过我们不是后金,小鬼子也不是弱明!”
“军座,您打算先打那一路?”
“你觉得我们该打那一路?”马铮反问道。
“在日军的三路大军中,南线的日军战斗力最强,兵力最多,且丰镇距离战场也最近,随时可以对前沿的日军进行增援,所以这一路日军不好打!除此以外,剩余两路敌军都差不多,打哪个都行!”
然而马铮却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有区别的,我决定先打第一师团的这路敌军!”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