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的作战中,107师三一九旅旅长吴骞负重伤,三二一旅旅长朱之荣光荣牺牲,团、营长亦伤亡巨大,绝大多数的团营建制被打残了。
7日上午,敌谷寿夫师团大队开到,将金师击溃,直趋苏州河左岸。
张文清率一零八师开出城外,日军主力另一部崎登旅团即已接近松江城垣,乃令三二二旅旅长刘启文率部占领松江城至石湖荡一线。
中午,刘旅在三十号桥附近与敌遭遇,刘启文力战阵亡。
敌军遂突进到松江城西关大桥附近,与夏树勋三二四旅展开激战。
至7日下午,战况愈趋激烈,夏旅伤亡惨重。
吴克仁以战况紧急,乃亲自出城督战,同时调李德明的独四旅增援各部。
但依旧无法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松江前线的各处阵地摇摇欲坠。今日之战况几乎所有的官兵都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日军的进攻实在是太猛烈了!
地面上是大炮和坦克开道,空中是飞机不断地轰炸,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兵则是一次次的对着前沿阵地发起集团冲锋。
守军这边虽然有防御工事挡着,但问题是这些防御工事简直就是样子货,根本中看不中用。
尤其是已经与日军血战了一天一夜了,第67军的重装备几乎损失殆尽了,就拿重机枪为例,整个第67军一共装备有重机枪112挺,轻机枪265挺,就数量而言放眼全国都能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
但是,他们却缺少火炮!
一旦守军的机枪阵地开火,日军的掷弹筒和炮兵就会全力压制,并伺机摧毁他们的阵地。
于是乎,战斗第一天,第67军的重装备就被日军摧毁了三分之二。其次是弹药,第67军虽然是一线主力部队,但由于是东北军,所以在弹药补充方面被屡屡刁难。
所部从7月底接到动员令后,先后转战了整个华北华中,先是经商丘、徐州开赴沧州,接替自平津南撤的二十九军正面阵地。
接着六十七军又奉命驰赴大城,接替二十九军王长海部,堵击独流出动的日本侵略军。
当时二十九军在西起姚马渡、中经马厂迄小卫庄一线构筑阵地防守,六十七军开到大城后,即在左翼姚马渡扼守拒敌。
尤其是前两个月,北方大雨为灾,平地水深没膝,六十七军辗转跋涉,行军备极艰苦,非战斗减员严重。
八月下旬,日军向津浦线发动新的攻势。吴克仁率六十七军对沿子牙河南下之日军中岛师团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但因正面二十九军于9月11日向南撤退,六十七军亦不得不于16日放弃姚马渡,辗转经献县到达邯郸,拨归商震指挥,担任防守临名关的任务。
此后,日军土肥原师团猛攻临名关,六十七军在敌军猛烈炮击下,死伤惨重,渐不能支,要求商震增援,商震拒不派援。吴克仁被迫率军南撤,到达新乡休整。
第67军上下对河北前线各军将领保存实力、怠于作战,致被日军各个击破,非常痛心,吴军长亲自前往南京向蒋陈述,要求调离北战场。这时上海战局吃紧,蒋正苦于无兵可调,遂将该军迅速运至安亭。
淞沪抗战自8月13日爆发后,南京统帅部为了打破日本侵略军迫我作城下之盟的企图,提出了不惜任何牺牲守住大上海的口号,先后投入了八十五个师的兵力,在北起宝山,中经江湾、闸北,东迄浦东、川沙约一百公里的弧形陈地上,与日军展开了极其惨烈的搏斗。
日军虽然投入了二十余万人,挟其优势的火力,历时两个多月,攻势迄开进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67军一头扎进了淞沪战场,一个多月打下来,第67军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部队建制都已经变的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