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风起草原(三)

当国民政府的部队离开张家口开往北平附近抗战时,长年被蒋冷落的爱国将领冯将军,把山西汾阳军校的三千多名学员调到了张家口。

冯将军将他们扩编为一个师,任命支应遴为师长,所辖三个团的团长,都是红党党员。

不久,原西北军将领方振武率领旧部从山西介休徒步行军到达张家口。从东北与热河退入察哈尔的抗日军队,以及蒙古自卫军和察哈尔的地方武装,都表示服从冯将军的指挥。

冯将军的老部下吉鸿昌等人,先后来到张家口,各自收编了一部分抗日武装。

在《塘沽协定》签订的前五天,张家口举行了全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救国军,一致公推冯将军出任同盟军总司令。冯将军公布同盟军下辖方振武的抗日救国军,吉鸿昌的第二军,佟麟阁的第一军,阮玄武的第五军,张凌云的第六军,李忠义的第十六军,黄守中的第十八军,邓文的第五路军,孙良诚的骑兵挺进军,张砺生的察哈尔自卫军,蒙古军,以及同盟军直属部队,共约十万人。

冯将军下令查抄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任命佟麟阁为察哈尔省代理主席兼民政厅长,任命吉鸿昌为警备司令兼警务处长和警察局长。

日军方面自然是不会容忍的,于是在《塘沽协定》签订的第二天,日军就开始轰炸独石口。

几天后,日军陆续攻陷宝昌和康保,张北告急,张家口震动。冯将军急调张凌云军、李忠义军和自卫军等部队防御张北。

方振武派抗日救国军的一部到独石口应战,冯将军派张凌云率领一个旅协助防御独石口,以稳定察哈尔的局势。

接着,同盟军收复察哈尔东部被日军侵占的四个县。

之后,张砺生的部队首先进攻康保,经过三小时战斗,崔兴武的伪军向东逃窜,王德重率领同盟军收复了康保。

第二天,同盟军兵分两路,吉鸿昌等人率领左路军向宝昌发起进攻,李忠义率领右路军向沽源挺进。

沽源有两支伪军防守,其中刘桂堂的部队通电反正。同盟军打退了陷入孤立的张海鹏伪军,收复了沽源。随后,左路军在宝昌外围狠狠打击了张海鹏和崔兴武的伪军部队,迫使他们逃往多伦,同盟军又收复了宝昌。

这时,吉鸿昌得到一个情报,南京方面要将东北划归日本,多伦也在其中。他决定先发制人,乘胜收复多伦。

日军非常重视多伦这个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派骑兵第四旅团和一部分伪军驻守。城外筑有八挂炮台三十二座,还有内外交通壕和电网等防御工事,实力非常的强悍。

吉鸿昌决定集中四个师的兵力攻打多伦,大家商定,张凌云从左路进攻,李忠义从中路进攻,刘桂堂从右路进攻,吉鸿昌和邓文率领总预备队。

各路部队在多伦外围集结完毕,三路同盟军发起进攻。日伪军凭借完备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拼命顽抗,攻城部队奋勇冲锋。

这一场激战打了两天三夜,多伦城还是没有攻下。吉鸿昌急了,连夜率领敢死队,脱掉上衣,赤膊匍匐前进。

他连续三次指挥登城,部队还是被日军的火力顶了回来,付出了伤亡两百多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