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关东军对抗日联军加紧经济封锁,断绝粮道。
日伪除在全伪满对粮食供应实行统制,不准交易外,在“讨伐”区内,还对粮食与生活必需品实行专卖配给制,每次配给居民的粮食等物,仅够居民用两三天的,以此来防止抗联人员从民众中得到粮食和生活用品。
同时关东军还发出命令,要求每年从8月中旬至10月初,都强迫讨伐区的农民不等庄稼成熟就提前收割,然后把收割完的庄稼,集中运到指定地点由军警看守,以防止粮食流入到抗联人员手中。
而且日伪军还加紧整修警备道路、警备通信设施,在作战期间,日伪当局在东北境内新增修警备道路20余条,其中伪吉林省修筑了十余条,新修警备道路70公里,补修警备道路260公里,新架警备电话线100公里,修理电线500公里,伪通化省延长警备道路312公里。
更为搞笑的是,日伪军还不准民众在铁路、公路两旁种植高粱等作物,不准农民在山坡谷地开荒种地。还砍伐掉铁路、公路两侧50米以内的树木。
如在伪吉林省,砍伐道路两侧50米以内的树木即达200公里,目的是担心在火车经过的时候,车上的部队无法看清楚铁道两侧的情况而遭到袭击。
日伪军还在作战期间大规模的烧毁抗日部队栖身的山寨、房屋,同时利用宪兵工作班、警察特搜班等组织,在“讨伐”区域大肆搜集情报,进行诱降活动。
其诱降方法除直接对抗联人员进行政治诱降、思想瓦解外,还威胁利诱抗联人员中的变节投降分子,或通过抗联人员的亲属进行劝降活动。对已降敌的人员,则被编成警察队、特设队、特别工作班,利用他们对抗联熟悉的特点,讨伐抗联部队,破坏抗联的密营、山寨,捕杀抗联领导骨干。
最为可怕的是,日军在武装讨伐的同时,还要进行进行所谓的“思想讨伐”和“文化讨伐”。
在战斗打响后,日伪军高层每隔半个月都要召开一次会议,会议通常由长谷部照少将主持,各地的行动部队的参谋、宪兵、警察等部部长参加,专门研究从文化思想方面如何镇压东北抗日部队的措施。
他们还派出大批伪协和会人员和伪行政人员,在“讨伐”地区各地组成“宣抚班”,构成“宣抚网”,对抗日军民大肆进行“宣抚活动”。
同时还向“讨伐”区域大量散发诱降传单和色/情照片、淫/秽书刊,以期对抗日部队进行思想腐蚀和精神打击。可以说,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抗日部队,各种下三滥手段都用上了,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