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到长安此距800余公里,步行快则两个月,当中如遇突发洪水或是山泥灾害,则需要更久。
元和十四年正月十一,暴雪袭城,长安城外一片白皑茫茫,城内行人神色匆匆,沿着大街小巷匆忙朝家中赶,只有在城墙正南的明德门下,聚集着大量手捧莲花灯,面色虔诚的子民,朝着被大雪吞噬的道路翘首以盼。
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其他各个地方自发前来奉迎佛骨的,今日是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他们必须等到佛骨来京,亲自护送进城门,方可安心。
而在城门之上,城楼之内,还站着一位全身被黑色斗篷包裹的女人,身边守卫罗列,彰显其地位不凡,可是和城门下那些人一样的,却是那双黑白分明,充满焦虑和期盼的眼睛。
“公主,马上就要到酉时了,待会儿陛下用膳时发现您不在,怕是会怪罪下来。”
身边一位老奴模样的下人唯唯诺诺地站在公主身后,话语虽然恳切,可眼中的担忧之情,却无法掩饰。
公主摇了摇头,“再等等,奉迎佛祖舍利子是打父皇登基以来的大事,相信父皇会理解的。”
二人正说着话,只见顺着城门朝南延伸的道路上,一人赶着一马车,顶着凛冽的风雪,缓缓显现出身影。
马车破旧,拉着马车的老马也是瘦骨嶙峋,因为路面打滑,需要挣扎很久才能往前挪动一小段的距离,可是赶着马车的驭夫却丝毫不急,一手扶着青色斗笠,另一只手不断地安抚着马鬃,任由风霜穿过斗笠间的缝隙,始终不发一言。
“是高僧!”
有眼尖的一眼就认出那穿在脚底,却经历长途跋涉早已破烂不堪的草鞋,顿时人群一阵骚动,蜂拥着就朝马车去靠了过去。
“公主,既然……”
老奴的话还没说完,黑袍公主抬起手止住了他的话语,淡淡道:“去通知内侍省,就说护送佛祖舍利子的高僧已到,一切按照亲王进京面圣的规矩安排。”
说完顿了一下,道:“再通知礼部,有关高僧一切礼仪教导由本公主亲自安排,让他们不必插手。”
老奴面色犹豫了一下,可还是应了一声,转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