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外层是纳米级碳化硅复合材料,能够承受5000度以上的高温而保持结构完整。”
“中层是特殊的隔热材料,采用多孔气凝胶结构,热传导率几乎为零。最内层是温度调节系统,通过液态金属循环散热。
陈大将看着这些复杂的设计,不禁感叹道:"这简直是材料科学的奇迹。
"但热防护只解决了一半问题,"方宇继续解释,"真正的技术突破在于推进系统。
屏幕切换到另一张图片,显示出导弹内部的推进系统。
那是一种陈大将从未见过的发动机设计。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脉冲爆震发动机,
钱森介绍道。
"与传统喷气发动机不同,它利用可控的连续爆震波来推动飞行器。这种发动机在超高速飞行时效率最高,而且不依赖于大气中的氧气,可以在近太空环境中持续工作。
方宇补充说:"简单来说,这种发动机在高速飞行时,效率比普通火箭发动机高出约300%,而燃料消耗只有后者的1/4。”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导弹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高速飞行,不受传统燃料限制。
陈大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这就是超高音速的基础——革命性的材料科学和推进技术?”
“但您刚才还提到了'钱森弹道',那又是什么?
钱森和方宇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钱森走到另一台设备前,启动了一个全息投影。
投影中,地球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一条蜿蜒的轨迹线从一点出发,以不规则的方式环绕地球,最终到达另一点。
"传统的弹道导弹遵循抛物线轨迹,"钱森解释道,"它们会先上升到太空,然后再坠落到目标。这种轨迹非常可预测,给防御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而且在下落阶段,导弹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进行复杂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