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定远若有所思。
"但要实现这种效果,技术难度……"
"确实很大。"方宇坦然承认,"但我们有两个优势。”
“第一,起点高。我们不用被传统思维束缚,可以直接尝试最先进的方案。”
“第二,成本低。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生产成本反而比传统雷达更低。"
听到"成本低"三个字,在场的工程师们眼睛都亮了。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不过,光有理论还不够。"方宇转身走向实验台,"我们得用实践来证明。"
实验台上摆着一个简单的天线阵列模型,这是方宇让工人们按图纸制作的原型。
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已经包含了有源相控阵的核心结构。
"来,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方宇接通电源,调整了几个参数。
随着他的操作,示波器上出现了清晰的波形。
当他移动目标物体时,波形随之变化,精确地反映出目标的位置和移动轨迹。
"太神奇了!"年轻的工程师们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方宇微笑着说,"看这里。"
他拿出一个金属屏障,放在目标物体前面。
在传统雷达中,这种遮挡会导致信号完全丢失。
但在他们的新系统中,通过调整波束方向和能量分布,依然能捕捉到目标的模糊轮廓。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适合装备在航母上。"方宇解释道,"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这种性能至关重要。"
李定远走上前,仔细检查着原型机的每个细节。
作为跟武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工程师,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说的是对的。
"小方啊,"他郑重地说,"我同意您的想法。”
“不过,要把这个小东西放大到能用在航母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