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借几十万出去的话,如果对方没有能力偿还,那最后就只能对簿公堂,鸡飞狗跳了。】

【即便以前是再好的亲人或者朋友,也很可能会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

……

这种事例,说实在话,在古代并不多见,因为古人们把道义看的非常重。

古人就是用道德标准来制约人的行为准则。

果然要是没有了信誉,将会寸步难行。

所以。

一般人不会干这种事情。

古人们在看到后世之人,出现这种问题之后,难免有一些伤心。

因为他们一直所维持的传统美德,并没有延续到后世去。

心里也在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

……

【大恩之所以会变成大仇,说白了就是当你的恩情大到对方喘不过气来,大到对方无论如何都还不上。

那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平等关系就会被打破。】

【你会被动的居高临下,而他会下意识的觉得矮你三分。

这个时候她以往对你的感激,就会变成怨恨。】

【他可能就希望,你不曾出现在她的世界里。】

【大恩变成大仇的最终原因,问题从来不在恩上。

而是在施恩与报恩的不平等上。】

【假如受恩者还不上施恩者的帮助,那么他会一直在施恩者面前抬不起头来。】

【低三下四,唯唯诺诺,时间长了,受恩者一定会心生不满。

甚至希望用你的永远消失来终结这段恩情。】

……

还真是这样的。

站在天幕之下,成堆的古人们,看到这里这才看明白了。

原来他们所说的大恩如大仇是这样一个原因。

根本就不是说后市有没有信誉的问题。

而是受恩者的心态问题。

如果受恩者一直觉得自己的心态不错,施恩者也不在受恩者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