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税率乍一看,还挺合理的。

但在实践中,暴露了巨大问题。

举个例子,某户人家里有一头牛,正常成年牛的市场价是一千钱。

但这头牛的户主认为,我家牛是小牛,不能按照一千钱算,最多只能算五百钱。

再举个例子,某户人家有三匹布。布的市场价是一匹一百钱,可户主坚持认为我家的布是最下等的布,每匹布最多值二十钱。

道理也很简单,谁也不愿意多交税啊。

自家财产的价值,肯定是能少说就少说,能少交点税就少交一点。

但对负责收税的汉朝官吏来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假设大汉朝要收税一百个亿,那刘彻就会把这个任务平摊下去,这个郡收三亿,那个郡有钱一点收五亿。

郡上又会摊派到县,县上又会摊派到下面的吏员、乡镇……

每个人身上都有收税任务指标的好不好!

你们这些刁民,一个个偷税漏税的,老子完不成指标怎么办?

情急之下,官吏们也是各出奇招。

你家有扇木门是吧?我看这木头像是二十年的上好木头,值五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