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觉得,咱们连队账面上现在躺着几百上千、已经富的流油了吧?”
“没有,但我总觉得,不应该这么少。”
谭小絮知足常乐道:
“一百多,不算少了,卖蜂蜜不是什么暴利产业,一斤蜂蜜一块六,一百斤才一百六,还要先还之前欠我的一百块,能剩下这么多,蜜蜂和我已经使出吃奶的劲了。”
好吧,谭小絮说的应该是事实。
连队的经济状况就是如此。
高毅松莫名觉得,建机械厂的难度好像又加大了。
但谭小絮乐观道:
“没关系,咱们连队的财产,都还在地里,等全部收上来我想办法卖出去,账面上就有钱了。”
“你真的敢私自卖出去,不上交?”
“敢!”谭小絮回答的很干脆,“反正卖了钱,又不进我个人的兜,只要我不贪钱,不犯原则性错误,再坏不至于蹲笆篱子。”
高毅松不住点头:
谭小絮就是谭小絮。
永远精准的在雷区边缘疯狂蹦跶却不踩雷。
顿了顿,高毅松低声道:
“如果账面上钱不够用,我这里还有点钱,可以先拿去应急。”
谭小絮不动声色的贴近高毅松,一副狼外婆的语气问:
“老实交代,你到底有多少钱?”
高毅松:“……”
谭小絮笑眯眯的掸了掸高毅松肩上并不存在的灰:
“高指导员,咱们连队的事业,不,咱们二分场的事业,就靠你了!”
“??”
高毅松觉得自己好像意外暴露了什么。
因为修水库面临的问题,谭小絮、高毅松两人进一步确定了要在二分场场部建机械厂。
尽管目标远大,尽管困难重重,但谭小絮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总有一天会抵达目的地。
确定目标后,下一步就是具体实施。
两人回到连队后,又一起去了场部,去视察修配厂。
让高毅松这个半专业人士看看,把修配厂升级成机械厂,有多大难度。
顺便把举报陈康的信寄出去。
两人到了场部后,在邮电局门前停了车。
刚要进邮电局,负责给各连队送信的邮递员看见谭小絮,叫道:
“小谭队长,你的来的正好,这里有你个包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