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新思路,李爱国流理论,攻克庞加莱猜想的一部分

秦教授拿起电话就准备通知几人,突然又停住了:“爱国,这帅还得你来挂,这是规矩,我不能抢了你的功劳。”

李爱国还真没有想到这点,见秦教授推让,他也没有推辞,拿起电话通知了三人。

刘教授和陈教授都是一室的主力,在得知被选中后,倒是没有感到惊讶。

周筱梦却惊得小心脏噗通噗通直跳。

她知道即使是当个勤务员,能够跟这帮大佬一块工作,已经是殊荣了。

“李组长,您放心,我绝对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干好工作。”

李爱国不可置否的点点头,将一份资料递了过去:“你先把基础知识过一遍,等掌握了这些,再进小组。”

他的意思很明显,周筱梦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能够胜任工作,而不是仅仅当一个端茶倒水的。

周筱梦也明白这点,激动的接过资料:“李组长,您放心!”

布置了工作,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了两天。

因为有李爱国一开始分工明确,证明思路解析得到,小组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三天后,周筱梦已经阅读了掌握了所有的基础资料。

秦教授对她进行了考核,点头:“爱国,这姑娘的天赋比我预想的还要高。”

李爱国也有些惊讶,难道周筱梦将来还能成果成为大数学家?

“那第二步骤的证明交给周筱梦吧。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看到结果。”

李爱国拿起一份材料递给了周筱梦。

****

忙忙碌碌中,一周时间过去了。

老实说,这还是李爱国来到这个年代后,最忙碌的一周。

不过,在这个年代,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下午,李爱国正在整理资料,秦教授和周筱梦抱着一摞草稿纸,喜气洋洋的进来了。

“成功了!成功了!爱国,我们证明出来了。”秦教授很兴奋:“我们把庞加莱猜想的三维特例证明出来了!”

李爱国站起身,迎向秦教授:“秦教授,瓦片数量呢?证明出来了吗?”

秦教授压抑住激动,重重点头:“我们利用三维特例的证明,代入了种蘑菇的数学模型,最终证明出,需要的瓦片数是32片,而不是老毛子告诉我们的36片。”

李爱国听到这个结果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他的这番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在前世,正是因为老毛子提供了36片瓦片数量,种蘑菇的大事业足足耽误了将近半年时间。

现在既搞到了正确的瓦片数量,又解决了庞加莱猜想的三维特例的证明,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李爱国这会已经想喝杯酒庆祝一下了。

不过他还得表现得很谨慎:“秦教授,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咱们还需要等计算组的的计算结果。”

秦教授也明白数据核对的重要性,点头道:“我刚见了老周,他们还至少要三天时间.”

说完,秦教授神情有点古怪,冲着隔壁歪了歪脑袋:“爱国,咱们是不是跟李局汇报一下?”

说着话,他把草稿纸全都递给李爱国,意思很明显,这是大功,你是组长,你来汇报。

李爱国正在感慨秦教授的思想觉悟提高不少,接过草稿纸后有些哭笑不得。

“走,咱们四个人一块去。”

意思很明显,功劳是大家伙的。

秦教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两位教授,两位教授都很高兴。

毕竟,谁不想在领导面前露脸呢?

当然了,草稿纸是不可能离开一室的。

李爱国拿了一份材料,四人在保密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李局长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李局长的办公室里,还有一人正坐在椅子上,好像正在给李局长汇报工作。

李局长见几人进来,指着那人给李爱国做了介绍:“这位是打渔队的队长刘兴年,这不,要过年了,打渔队准备组织一次大型捕鱼活动。”

“刘队长,您好。”

“李专员,咱们又见面了。”刘兴年伸出了手。

李爱国仔细一看,才认出这刘兴年正是当初跟他们一块去河边钓鱼的警卫员。

把身边的警卫员派出去捕鱼,看来李局长对捕鱼队确实上心了。

刘兴年知道李爱国的身份,见几人有事情要谈,就离开了。

关上门后,李局长问:“计算瓦片数的项目有结果了?”

李爱国把材料递给李局长:“确实有结果了,不过使用的是一种新办法。”

李局长一听,新办法?李局长当初可是跟过瓦片项目,诧异的看向秦教授道:“不是只有一种办法吗?”

秦教授面带骄傲:“不是不是,当初确实是只有一种办法,但是现在我们在李组长的带领下,又研究出了一种新办法,并且啊,这新办法,还成果解决了一道国际数学难题的一部分。”

李局长听不懂什么叫做新办法,但是对“国际数学难题”却很敏感。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秦教授看看李爱国,李爱国点头道:“老秦,还是你来介绍吧。”

秦教授感激的点点头,他拿起材料,把新项目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还把大体上的思路,一项项的解释了给了李局长。

李局长听了半天,又拿着材料看了半天,抽了三根烟后,只明白了一件事:这玩意要是确实存在的话,那可是个大卫星。

“老秦,你确定这个什么难题,是国际性的?”李局长打断秦教授,直接抓重点。

秦教授挺起胸膛:“报告局长,几何化猜想虽然只是庞加莱猜想的一部分,但是绝对是世界性的数学难题,这个成果一旦公布,将会震惊整个国际数学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