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范东凯还没看出什么。
翻看化验单,院前的抽血化验中感染指标稍高,肌酐375umol/l,转氨酶高。
入院后完善项关检查,做术前准备。
这都是常规流程。
病历里的化验单都是按时间摆放整齐的,范东凯顺着看下来。
但当他看见入院检查直接报危急值后,范东凯的眼皮子直跳。
瞬间就出问题了么?
这也太快了,或许是因为患者的年纪比较大,所以才会这么快?
所有指标转瞬恶化,患者转去icu上了呼吸机。
但4天后,患者又转出来。
一直到今天晚上,患者去世。
患者各种指标异常主要以肝功指标和白细胞异常为主。
肾功能不全也考虑肾前性。
又有黄疸,但转氨酶指标升高得又没想象中应该高的那么高。
范东凯不由得想起来了胆酶分离这个名词解释,感染指标那么重,但胰腺胆囊胆管貌似也没问题。
重症肝炎?肿瘤?
他还是比较倾向于肿瘤。
“有ct、核磁么?”范东凯问道。
“没有,患者家属不同意做。毕竟人已经要走了,花这个钱不值当。”
“辅助检查不全,初步诊断是肝内胆管恶性肿瘤。”范东凯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但凡晚说一秒,范东凯都觉得掉价。
孟良人方正的脸上露出一抹笑,笑的范东凯后背有些冷。
他忽然意识到可能自己的诊断是错误的。
“你……”
“当时我们都这么认为,但罗教授看了一眼后,让我去和患者、患者家属聊天,问有没有喝农药。”
农药!!
我艹!
难怪有胆酶分离!
一句话,仿佛划过天边的流星,把范东凯的脑海直接点亮。
“中毒?还真是,罗教授怎么想到这里了呢?”杰森医生有些惊讶。
“罗教授说——这个病例很特别,从病情和检查结果上真的没有考虑中毒。但有一句话仿佛是这样说的:一切不能解释的病情,都要考虑中毒的可能。”
“!!!”
“!!!”
要是从中毒的角度去想,一切豁然开朗。
喝完药在当地做检查,指标有升高,但却没有那么明显。入院后抽血,回报的是危急值。
患者送去icu,度过急性期,但毕竟九十多岁了,身体一下子垮掉。
这要是在美国,按照流程走,院方、医生毫无问题。可这是国内!范东凯的眉毛都竖了起来,他已经感觉到危机临近。
可下一秒,范东凯就愣住。
患者家属的态度不要太好,又是送水果,又是送烟,来签字、按手印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不配合。
这意味着什么、中间做了多少工作,范东凯大约能猜到。
看着一切都顺理成章,但那只是看起来。
虽然面对孟良人的挑衅自己是输了,可范东凯已经不在意这点,他更想知道罗浩是怎么诊断的,孟良人是怎么做的患者家属思想工作。
“老孟,当时是怎么诊断的?”范东凯一边看着病程记录,这代表着他已经认输,一边询问。
“当时我不觉得患者有什么问题,是沈主任出门诊收上来的,当时考虑是恶性肿瘤,准备做检查后再说。”
“罗教授第二天一早看了患者,看见了化验单,就跟我说要我问问。”
“罗教授没说要治疗?”范东凯惊讶。
“有办法治,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状态也不好,而且年纪已经大了……”孟良人说着,犹豫了一下,“这都是我自己想的,治疗的价值不大,尤其是对患者自己而言,与其全身都是毛病,在痛苦中苟延残喘几个月,还不如好好的走。”
不光是杰森,连范东凯都有些没想明白。
不过90+的老人,喝了农药,所有指标爆棚,光是这几样就似乎说明了什么。
“后来呢?”
“后来我就去问,老太太是在二儿子家住,和儿媳妇拌嘴。六十多岁的人和九十多岁的人吵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当我问出患者喝了农药后家里的表情就都不对劲儿。”
“没辙,罗教授交代下来的任务得完成。”
“你做了什么工作?”
孟良人笑了笑,没继续解释。
“因地制宜,看人下菜碟,没法说。”庄嫣道,“不过这个患者的沟通我和老孟学了很多。”
范东凯无语。
他以为以自己和杰森医生的水平、资历在罗浩医疗组里肯定能有一席之地。
但现在看……
刹那间,范东凯有些心悸。
患者提供病史不真实,罗浩一眼看穿,这种几乎极限的诊断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而还有一样厉害的——孟良人和患者家属沟通的水平。
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沟通,反正最后患者去世,患者家属来送东西,就差没敲锣打鼓送一面锦旗给孟良人。
拥有这么强悍的沟通能力的医生,哪个带组的专家不想要。
扪心自问,范东凯知道自己和杰森医生在罗浩的心里面的位置反而不如孟良人。
手术比不上罗浩,沟通、写病历比不上孟良人,甚至自己好像连庄嫣都比不过。
情绪略有点失落,范东凯也没心思在医院里多逗留,和杰森回附近租的房子休息。
第二天一早,范东凯和杰森来到医院。
办公室里,罗浩正在组装一台新的机器狗。
就像是在做一台骨科手术一样,庄嫣并排站在罗浩身边,孟良人不断调整地灯的角度。
罗浩手里拿着工具,在组装。
“还要自己组装?”范东凯没看懂,不是有工程师么。
他估计是新的机器狗,或是机器熊猫。
要是送来需要自己组装的话,范东凯都不会买。
“老范啊,工程师让我撵回去了,组装没多难,自己来。”罗浩笑呵呵的说道。
杰森医生的眼睛里冒出了贼光,范东凯对这种事儿不感兴趣,杰森不一样,他相当感兴趣。
凑到罗浩身后,杰森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