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缺酒,喝点酒就好啦。”
李怀明没开玩笑,他最近胃溃疡,熬夜熬的。
***
12月7日,周一,上午九点半,祥山街道领导班子会议在八楼大会议室举行。
班子成员汇报完各自工作,审议完财政议题后,崔黛林讲了十大民生项目的来龙去脉,最后说:“我想,到处撒胡椒面,不如毕其功于一役,集中搞民生项目建设。这个事我跟姚书记汇报过了,他很支持,要我们大胆去干去闯。大家手上都有项目表,上面有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责任部门,事先也都给各位领导看过了。这些项目事关群众利益,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不过,有的还没有立项,有的立项了、区里下达概算了但没钱了,还有的是项目计划书都搞好了,却找不到投资主体……总之,多多少少都存在卡脖子的问题,我们这一次的目标就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建成,造福百姓。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从里面选出十个最迫切、最紧要的项目。”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要姜大伟和崔黛林定。
姜大伟黑着脸说:“这个文件我早上开会前才看到,也没人提前跟我汇报。”
“大伟主任,你什么意见?”崔黛林岔开话题,笑着问。
“这是个好事,如果干成了,惠民利民,造福一方。问题是,很多项目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得定的,崔书记你不了解基层情况,很复杂的。我担心,最后又成了口号,花了钱,费半天劲,推动不了,反倒被老百姓骂。”姜大伟语气平和,但显然在跟崔黛林的工作唱反调。
高瑞祥大嗓门附和说:“是啊,如果好搞早就搞成了。”
负责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统计、商会工作的办事处副主任张文成说:“有些项目涉及到政策和规划,还有就是拆迁钉子户,困难重重。”
这两个都是支持姜大伟的,也习惯了悠闲懒散的工作氛围。
崔黛林没有生气,平静地说:“那不是成了讳疾忌医了吗?这些问题已经晾了很多年,而人口越来越多,车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我们的民生配套却停滞不前。这样是不行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更有悖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这些民生项目必须搞,而且要马上搞,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要搞,还要搞成!”
声音不大,但掷地有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