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的话,问题可就出来了。
而且文化人本就自诩风流倜傥,自然对舞曲研究也是有着很深层次的造诣的。
甚至在朝廷议事的时候,他还怀里揣着玉笛,一边听大臣们奏报,一边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试图找到那个曲调。唐玄宗对这首仙乐非常着迷,但是还没有把曲子完全谱写完整,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
随意瞟了一眼,许伯安看到那座建筑大门悬挂着的牌匾上写着“福膳庄”三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
不过这倒也对,寻常人想要接触一个县府监牢的捕头,似乎也是不够格的。
这更加能说明,这位车夫的确是不一般的很。
车夫才刚靠近,就听那吧台红衣女子语笑嫣然的说道:“哎呀这位爷,您回来了!”
如果这样的话,这要比许伯安推测的“明朝时期有人能够沟通盆景世界和当时的世界”,至少又向前推进了大约五六百年!
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许伯安百无聊赖的以上帝视角的模式一直关注着山阳城。
当时的皇帝陛下直接就给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了。
此二人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创始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都有点儿聚香坊的路数了!
在大堂偏安一隅处有一个高台,与聚香坊不同的是,这里的台面上表演节目的并非是衣袂飘飘的舞女,而是正在讲故事的职业说书人。
许伯安又是如何能够激活这个盆景媒介的!
有一次,唐玄宗来到一座山下,向着远处的山峦眺望,那里山峦起伏,烟云缭绕,他顿时产生了许多美丽的幻想。而后回忆起了梦游广寒宫时候的仙乐,立即把它记录在乐谱上,这便创出了最初的《霓裳羽衣舞》。
这些东西,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许伯安心里胡乱思考着这些未解之谜的同时,眼神也下意识的观察着盆景世界内山阳城的庙会盛况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