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前站了很久,感受了一下“月华透窗映眸中”,似乎遥远的东方,自己的几位佳人也正站在窗前思念自己。
朱雪峰一时间有些感伤,放下信和诗,朱雪峰已经决定,考试完,办好事就回家,哪怕只能陪几天,也得回去。
信是林娜和夏雨虹写的,委托东升公司的驻京办送到香江,再由邬倩倩亲自送过来。
信里简单讲述了两人学习情况,每日晚上都会去陪伴小妹,小妹找了个小姑娘搭伴住,就是对面的邻居,有娄晓娥两口子照顾,也是一切安好,雪松春节没回家,小妹自己一人回老家过的,说老家也一切安好,勿念。
这个春节大家是分开过的,林娜陪母亲去了滇大陪林教授过了个春节,夏雨虹和父母回了趟东北,送走了年迈的外婆。
朱雪峰放下信,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想了想,还是怅然若失,撕碎揉成一团,倒在床上,算了,既然要回家,就别回信了,很可能人还要走在信的前面。
这段日子,他过得很紧张,除了除夕赶到大使馆和所有留学生一起放松了一个夜晚,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紧紧张张,因为复习备考的缘故,西欧的瘟疫也暂停。
闭上眼,抛开这么多的儿女情长,再次回想邬倩倩的汇报,63年无疑是东升公司脱胎换骨的一年,排除房地产、金融、海运、航空、饮料等等,工业园区和两个船坞实现工业产值二亿六千万美元,直接利润六千七百多万美元,算是脱胎换骨。
其它行业利润比工业利润还要高,尤其是饮料行业,才起步半年就完成了九百万的利润,现在已经准备开拓北美和欧洲市场,其它林林总总的利润已经突破六千万,所有家业年纯利润已经突破一亿三千万美元。
总资产和盈利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太古和黄埔两家洋行,在香江已经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直接员工已经突破十六万,再也不担心洋行的小动作,本土饮料罐装厂正在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