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家和万事兴

六三年的春天似乎给京城带来勃勃生机,副食品商店和集市的商品肉眼可见的变多了,不仅是数量,还有品种,人们似乎也摆脱了几年的困苦,笑容更多了一些。

朱雪峰也是一样,难得的奔波在校园和轧钢厂,不是在学校孜孜不倦的冲刺五年级的课程,就是在研究所参与新材料研究,或者在车辆厂完善自己的设计,同时遥控着香江和自治区的发展。

老二也在两位姐姐的监督下,为高考冲刺,一切都是紧张和忙碌中渡过。

自治区按计划开始了大发展,港口建设有了国内的支持,肉眼可见的在迅速完成和不停扩张,通往大海的简易公路已经全部打通,但更多的建筑人员和设备、材料是通过海运直接运到建议的码头。

铁路的建设经过再次勘探后,已经变更了早期的设计方案,将沿着满得乐推进,直达港口,工程变得更大,但有了可以利用的公路,难度倒是小了不少。

蠢蠢欲动的南部势力,在几次小强度的对抗中再次碰壁后,已经将触角缩了回去,小心翼翼的回缩力量,开始固守,攻守之势出现了变换。

大量人口通过各种渠道涌入自治区,自治区人口第一次突破了百万,正式武装力量突破四万,已经牢牢的掌控了这片山林和沃土,李小军似乎还不满足,朱雪峰对他的小动作未加制止,只要自治区稳如泰山,他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谋画未来。

大量人口的涌入,极大程度缓解了自治区人才匮乏的窘态,各个行业得到急剧发展,在大量工作岗位的刺激下,南方华人似乎也发现了这个新的机遇,源源不断的汇入北方的各种大发展。

南方的经济出现大幅度的退化,在丢失了主要产粮区后,只能依靠更靠南部的海港城市经济支撑,看得出来,经济如果不能得到恢复,将再已组织不起北伐的军事行动。

溃军在派出代表经过协商后,主动后撤了近五十公里,将这五十公里视为缓冲区,在溃军放弃这片区域的统治后,不出意外,这片区域的人口大量向北部迁移,很快就成为了事实上的无人区,成为了真正的缓冲区。

香江的工业园区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不出意外,四月底将具备搬迁的条件,港府很意外的看到东升公司居然真是短时间大兴土木,大肆建设工业园区和居民区,以及酒店和总部大楼。

似乎也看到了荃湾发展的契机,在再次划拨一大片土地,作为工业用地,供东升公司后续继续扩张后,也兴致勃勃的将还处于荒漠的荃湾发展提上了港府的发展规划。

荃湾多个废弃码头再次获得新生,这里将是新工业区的货运码头,至于更远地方,那里按规划,将在条件具备后,建立一个游艇生产基地和游艇专用港口,这已经在交给邬倩倩的规划中的后续事项中明确,只是欠缺太多的东西,排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