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孔叔刚才的感概,朱雪峰估计,这就是六月要出的大事,这种事就不是自己一个平头老百姓能关心的,朱雪峰也就压下好奇,没有打听,只是关心的问道。
有亲戚朋友的,就在亲戚朋友的楼顶搭个棚子凑合,香江的气温可不低,楼顶搭棚子的生活条件之艰难可想而知,每到风暴来袭,直接全部吹翻,一阵风过去,家都没了,可谓一个凄惨。
师兄弟是有不少,可真正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背后都牵扯太多,考虑到自治区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朱雪峰还是决定要培养一批自己信得过的人,那就是从小开始培养。
燕子就是因为这事被他支走,现在早到了香江,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就这样勉强度日,大家来自同一地方,总是习惯互相帮扶,自然而然的就凑在一起居住,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你说这些人怎么想的,打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放松了关口管理,明里暗里的,这不是鼓励大家过去投亲靠友吗。”
“孔叔,咱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南边的情况,我们知道的可能只是皮毛,更深远的咱们不知道,当地官员出台当地的政策肯定考虑到了这些方面,上面既然没有反对和制止,肯定是有更深远的考虑,这些咱们都不知道,我看您就别操心了。”
看来孔叔对那边的地方政策也颇有点看法,但他的职责也管不到这一块,朱雪峰去过那边,知道绝大多数人都被港府遣送回来了,但至少也有几万人或者更多的滞留在那边。
现在孔叔说到这事,还是让朱雪峰很吃惊。
朱雪峰心头一惊,这事这么早就流传开了吗?居然连远在京城的孔叔都有耳闻。
她的任务就是从这次的人群中筛选一些有用的少年,然后开展培养,没有可以放心使用的合适人手,一直是朱雪峰头疼的事。
“那家里怎么办,就干妈现在这状况,她可没法子伺候两个小的,即使能摆弄开,后面她还得上班,这…。”